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追逐“热门专业”的忧思
 
发表时间:2005-08-03 09:25:32  来源:
 
    眼下,炽热的一年一度的高考随着录取工作的即将结束就要谢幕了,莘莘学子整装待发准备跨进大学殿堂深造。然而,笔者注意到,今年争报所谓“热门专业”热潮并未随时间推移而有所减退,在大学教育市场化趋势带来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的背景下,这种现象的延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深忧思。

    客观地说,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教育导入市场因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合理的,它对于弥补大学教育经费的不足,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它的良好效果也已被10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所证明,这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有些地区和一些院校开始偏离正确的教育改革轨道,比如盲目追逐“热门专业”的现象,就很值得深思:这厢部分家长寄望孩子毕业后能赚大钱,挤破头也要争读“热门专业”,全然不顾孩子有无兴趣,若不遂愿哪怕付出让孩子多读一年的代价也在所不惜;那厢部分院校出于利益考虑,或不顾条件欠缺仓促上马“热门专业”,或置师资及设施不足于不顾,拼命扩招。这种扭曲的“供求两旺”,其实质就是把大学教育演变成了一种市场交易。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难以估量的,一方面因为“热门专业”大都是实用类专业,这类专业的膨胀,造成基础类等其他专业萎缩,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最终会危及科学的健康发展,成为科技进步的阻力。另一方面,这种做法背离了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大学教育本义,大学可能会沦落为劳动力培训班。

    从根子上说,大学是向学生教授做人、传播知识的场所,它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因此它不论在过去、现在或未来,都具有公益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教育不能单纯用经济效益作为判断标准。也就是说,改革要把握好“度”,即以社会效益为主。对于社会上盲目报读“热门专业”这种倾向,作为大学这一方,应在保证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下去满足需要,不可偏颇。对于家长及学生而言,应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去选择和把握专业学习方向。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