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特别报道
 
大亚湾畔奋勇抗击登陆日军
 
发表时间:2005-08-02 09:21:26  来源: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

    历史不会忘记,1938年10月12日凌晨,日本侵略军在大亚湾海面集结了两个师团和一个先遣队共约45000人,分左翼、右翼和中路三路登陆,左、右翼分别在平海、霞涌和澳头登陆,中路是日寇主攻部队,主登陆地点是从澳头圩以东5公里的马涌至霞涌以西桂米涌七八公里长的沙滩上。

    “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日本鬼子侵略我的家乡,残杀我的同胞。”在幽静的霞涌清泉古寺,82岁的刘冠文老人手捧着由他负责收集整理的两本日军侵略霞涌史料,向记者讲述了日军的滔天罪行。虽然事隔60多年,谈起当年的惨痛经历,刘冠文老人依然义愤填膺。为了让后人记住这段血的教训,1990年至1992年间,刘冠文老人召集村里经历过战争的老人,收集日本鬼子侵略霞涌的罪行,记录在信笺上,并装订成册。

    刘冠文老人回忆,1938年10月11日下午2时,大亚湾海域就出现了日寇的一艘巡洋舰,到3时,又增添了4艘炮舰,接着愈来愈多,海面上聚集了许多艘炮舰和不计其数的登陆艇。晚上12时前后,日寇兵分两路,偷偷地从霞涌登陆,东路从乌山头、虎洲湾登陆,西路从螺子角、蟹湖登陆。登陆后即潜伏各地、伺机偷袭。到了10月12日凌晨4时左右,大亚湾海面上突然升起一颗大型的五色照明弹,接着一颗颗小照明弹不断升空,日寇开始大举登陆。

    新桥阻击战数十军民壮烈牺牲

    日军登陆后,遭到驻守大亚湾的国民政府军及民众的抵抗。其中在新桥、粉石坳、稻爬岭(又名企岭)等处展开激烈交战,打击了日军侵华的嚣张气焰。后因国民政府军寡不敌众,霞涌、澳头、淡水等地相继被敌军占领。至今,在新桥等地,仍残留着当年激战的痕迹。

    记者来到新桥附近,向一村民打听抗战遗迹的事,这位村民二话不说,回屋抓起一顶草帽戴上,就带记者到他家后山去看抗战时留下的防空洞。在山坡上,这位叫胡柏林的村民扒开一处茂密的灌木丛,露出一个洞口,他说:“就是这里,洞很深,村里有人进去过。”胡柏林生于1943年,他常听村里的老人说起打日本鬼子的事。“当时死了好多人,河水都变成红色了!日本鬼子太可恨了。”他指着不远处一座小山说,那上面还有战壕呢。

    村口的小河上新桥仍在,但已不是石板桥,这座桥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重建,桥面已改成钢筋混凝土路面。惠阳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潘新友介绍,新桥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原是一座花岗岩石板桥,约1米宽,20多米长,是沿海通往淡水的必经之路。这里是日军第一次在大亚湾登陆后,首遭国民政府军和地方民众抗日武装激烈抵抗的地方。桥西40米处有座小山叫龟地垅,山岗有一座碉堡,两条战壕从碉堡两侧延伸,桥头有几个单人作战掩体。国民政府军第451旅罗懋勋团某营第八连的一个排部分士兵在这里防守。1938年10月12日凌晨5时左右,日军向新桥开来,在接近新桥东侧时遭到埋伏在桥西的守军和地方民众抗日武装万年乡抗敌后援会会员黄金宝、陈可永等数十人的阻击。双方展开激战,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后阵地失守,国民政府军和参战的万年乡抗敌后援会会员,除陈可永一人负伤撤走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敌人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日军暴行令人发指,村民自发伺机杀敌

    从1938年10月12日日军登陆大亚湾到1941年间,日军对大亚湾各村庄进行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刘冠文老人整理的《日寇侵华滔天罪行》上记录:“1938年农历九月间,霞涌渔民村共有船46艘,被日寇用电油烧毁40艘,余下6艘大船被鬼子兵拉去自用,致使全村渔民无家可归。大亚湾沿海内陆的大小村庄共被炸塌烧毁房屋600多间,被炸死、活埋、枪杀、刺死、用狼狗咬死的无辜百姓有700多人……被掠夺的牛猪鸡鸭等不计其数。”日寇的残暴行为,激起了村民心中的怒火,群众纷纷起来寻找机会杀敌,报仇雪恨。

    刘冠文老人说,当时的见证人李兆宗、黄建中曾向他讲了这样两件事:1941年农历六月,霞涌渔民苏来春和盐灶背村民黄南庆等6人出海捕鱼。为了防备日寇侵害,也为了伺机报仇,他们暗藏了6支长枪在船上。黄昏时分,他们遇到一艘大木船,船上坐着4个日本鬼子。因船舱漏水,鬼子便强迫苏来春等载他们到澳头。船到鹅洲,两个鬼子用毯子蒙头睡觉,另两个则靠着桅杆闭目瞌睡。苏来春等见机会来了,互相暗示杀敌,偷偷拿出枪填上子弹。当给第四支枪上子弹时,发出的“咔嚓”声将闭目养神的鬼子惊醒了。千钧一发之际,苏来春等射出复仇的子弹,当场打死3个鬼子,另一个被他们用船桨打晕抛入大海。1941年8月,两个鬼子在坑尾抢了几只鸡,没跟上队伍,被当地群众智擒,夺去其手中的枪支,之后将其打死……不甘被蹂躏的大亚湾人民,与日寇斗智斗勇,总是伺机奋起反抗,英勇杀敌。

    67年沧桑巨变,硝烟已经远去。大亚湾畔涛声依旧,昔日贫穷落后的边陲之地,如今正在崛起一座气势磅礴的现代石化名城。每个人都希望远离战争,在和平的大地上安居乐业。采访结束时,经历战乱之痛的刘冠文老人反复念叨的一句话:“我只希望这样的事(指战争)再也不要发生了!”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