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惠州以数码石化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而备受瞩目,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经济实力和发展竞争力明显增强,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电子产品出口基地。
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优势,推进名牌战略,实施国际化战略
目前,“泛珠”合作及珠三角城市产业整合为惠州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积极推进与深化区域互补发展战略,除主动接受国外及深、莞、穗产业转移和辐射外,应迅速建立起与周边发达城市产业互补、互利互惠的密切分工与协作关系。惠、深、莞是中国电子工业“金三角”,3地具有较强互补性,惠州应利用充分利用自己的装配优势,努力打造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强市;而广州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又为惠州电子产业链的延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惠州石化产业而言,珠三角、泛珠三角经济区是一个巨大的产品市场,惠州应最大限度延伸石化链,高起点建设石化产业区。
大力推进实施技术创新和名牌战略,要充分利用惠州山水、生态环境天赋和产业优势,进一步扩大技术引进步伐,大力承接世界高端技术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国内空白的高端技术,鼓励支持大中型国有、民营和中外合资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基地,加快技术研发创新;同时要把推行技术创新和实施名牌战略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创立一批名牌,做大做强“惠州制造”,以带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积极实施沿海城市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经济布局和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等方面,实现由沿江城市向沿海城市的转变,在沿海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钢铁、造船、港口、航运、仓储、保税和物流以及海上旅游观光、体育等产业,尤其可以考虑利用我市炼油、石化产业、港口和现有华德石化储备库、广石化输油码头及穗平半岛腹地广阔优势。
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以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为重点,以引进更多世界500强企业在惠州设立区域性或国际性生产基地、产品配套基地的基础上,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扩大开放优势,着力于政务和市场环境的改善
经济全球条件下,地区的对外竞争力已逐步从政策层面上升到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层面。因此,重点要致力于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上。
一是加大体制和管理的创新力度,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开放的经济和市场主体;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增强经济活力,习惯运用国际惯例处理经济事务,制定和完善法规体系。
二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高效廉政完善的政务体系。政府要向“公仆”政府转变,实现由审批为主到以服务市场主体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注意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三是努力改善提高服务与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做好环境生态保护,把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作为提升惠州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张王牌;同时进一步建立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中介组织和社会服务体系,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四是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实现利用外资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规模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整合建设一批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的沿江、沿海产业带,并逐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余杰坤(作者单位:市投资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