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发表时间:2005-03-30 08:47:09  来源:惠州日报
 

    从惠州实际出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耕地保护管理,提高土地产出率

    严格保护耕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条件。要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认真落实土地承包政策,抓紧完成农村二轮土地承包的扫尾工作,坚决纠正违反政策的行为。加大耕地开发工作力度,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做好丢荒土地的复耕复种工作。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引导农民多施农家肥、多种绿肥,改良土质,培育地力,提高土地产出率。

    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要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力度,抓好基本农田生态环境和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节水设备。抓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灌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排灌体系。抓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中小河流整治工程,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证。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扶持力度,抓好新品种培育、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治、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围绕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切实做好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推广,提高优新品种的覆盖率。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认真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鼓励、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到农村创办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场。加大对农民购买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实用农业机械,提高我市农机化综合水平。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业效益

    发展特色农业就是发展效益农业,这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梅菜、甜玉米、马铃薯、韭黄、荔枝和龙门年桔六大特色农业产业。要围绕发展壮大这六大特色产业,加大扶持、推广力度,抓好加工、流通工作,推进产业化经营,把这六大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名、特、新、优产品,不断培育、发展我市新的特色产品。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经济,提高农业效益。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要按照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的要求,形成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系列化生产的格局。通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领农民开拓市场,搞活流通。要开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鼓励、发展民营运销大户、农民经纪人队伍,鼓励农村能人创办流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或公司,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流通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刘仕启(作者单位:市农业局)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