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近代吸收人类社会一切进步思想元素而产生的最具批判性、革命性的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获得翻身解放,实现自身权益、掌握自己命运的强大思想武器。伴随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而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以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政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自己的行动纲领,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自己的最高政治使命。她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之日就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在中国大地上播洒着崭新的沁人肺腑的政治春风。
(2)牢记使命,着眼新实践,总结新经验,学习新知识,永葆先进性是党的优良传统。在我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极为重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教育。1942年开展的以批判和纠正主观主义为主题的“延安整风运动”,1977年开展的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讨论活动,1998年在全党开展的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题的“三讲教育”活动,就是我们党为了实现使命,着眼实践发展,总结新经验,学习新知识,永葆先进性的重要举措。这三次大规模的学习教育活动,每一次都使全党的思想统一和团结向前迈进,都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趋向高美,都使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以增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所作出的在全党进行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部署,是我党历史上规模最大、主题最明确、内容最具体的一次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教育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和成效的取得,对于保持和升华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最终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将具有不可估量的时代和历史意义。
(3)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生命所系。中国共产党是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登上政治舞台的,与其他政党和政治力量相比,无论是指导理论、方针政策、行动纲领还是阶级基础,从诞生之日起就充分展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的核心品质就是,以符合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以历史的进步潮流为自己的前进路向,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自己的奋斗利益。这种先进性的品质是维系着我们党的生命永葆青春活力的灵魂和细胞源,是我们党这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永不枯萎的叶绿素和根基。失去先进性党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更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戴而发展壮大,不断推进自己行动纲领的实现。
(4)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所在,胜利之本。先进性是不容自封的,她源于人们比较中发现和实践中检验。我们党所以能在恐怖阴霾的艰难条件下发展壮大起来,并牢牢扎根中国大地,成为最被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最大政党,靠的就是这种经过比较发现和实践检验的先进性。党在夺取执政权的革命年代,所以能集聚亿万民众在自己身边为之奋斗,数千万优秀儿女为之献身,战胜百倍于自己力量的强大敌人,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创建了自己执政、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靠的也就是这种经过人们比较发现和实践检验的先进性;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以来,所以能经受住“三年自然灾害”、“亚洲金融风暴”、“三江洪患”、“入世过渡期”等考验,领导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向世人展现出平安中国、活力中国、和谐中国、盛世中国的崭新风貌,靠的同样是这种经过人们比较发现和实践检验的先进性。
(5)保持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执政的共产党人实现使命的本义之需,是时代之要,是人民之求。共和国宪法赋予我们党在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地位,党现阶段的行动纲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周年和建党15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巩固长期执政地位,进而实现这一执政使命;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进入了关键时期,面对的外部条件纷繁复杂,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凸现不止,面临的科技进步压力越来越大,党内也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方面,党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才能把握好战略机遇,稳健地驾驭大局,带领全国人民经受住各种考验,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由于我们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全国各族人民无不把国家统一、民族富强和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在我们党的身上,他们期待着我们共产党人以先驱者的姿态,带领他们为之奋斗。党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担负起实现人民美好愿望和向往的神圣使命。
(二)
(6)党员先进性和党的先进性是个统一体,党员先进性是党整体先进性的细胞和基础,党的先进性则是每个党员先进性的集中表现,他们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唇齿相依。没有每个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表现,党的整体先进性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没有党的整体先进性的集中表现,党员的先进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如果出现部分党员不那么先进甚至蜕化变质,党的整体先进性就会备受影响和侵蚀;如果党的整体先进性表现得不协调、不完整,党员先进性的表现就会被干扰,先进性的形象就会被扭曲甚至变形。两者的高度统一协调,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高大完美形象才能充分树立起来。
(7)“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本质内涵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而且成为了一种自觉、一种标准。自觉地而不是被动地、创造性地而不是教条地、长期地而不是权宜地着眼于实践的发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总要求来统一全党的思想,来规范和指导全党行动纲领的实施,来规范和指导每个党员在不同职业和岗位的具体实践,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会迸发出来,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会强大起来,进而集聚每个党员先进性所形成的党的整体先进性才会充分凸现起来,释放出来,成为推进党伟大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
(8)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始终站在工人阶级的前列,始终站在其他政党的前列,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前列,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本质内涵的基本行为方式。就是说,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党所制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和行动纲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发展着的客观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超越本阶级的普通成员、其他政党乃至其他阶层民众的认识和实践水平,其党员在践行其党所倡导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和行动纲领的进程中,充分发挥示范和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全社会的榜样和表率。
(9)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始终坚持“民主决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思想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本质内涵的基本思维方式。我们党生存和发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扎根在条件千差万别的国度,党的事业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民主决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思想作风,才能科学审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握好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制定出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特别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对策方略,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胜利地推进和实现自己的执政使命,进而才能使党的先进性伴随实现自己使命的进程中充分展现出来。
(10)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利益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本质内涵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先进性的核心所在。始终坚持和实践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坚持和实践好“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和实践好“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利益观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人才会有先进性可言,才会有先进性可信,也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和热血追随,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人“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并为实现其不同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最终使命奋斗不止,我们党所进行的伟大事业才会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三)
(11)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本质内涵不是固化的、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与实践党在不同阶段的行动纲领紧密相随,并在其中方能显现出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在革命年代,为着革命的成功,听从指挥,冲锋在前,不怕流血牺牲,敢于胜利,就是党员先进性的表现。如在建国初期,党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快速恢复战后国民经济,党员先进性的表现就集中反映在是否敢于同残匪余敌作斗争,自觉贯彻执行党的纪律、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战后国民经济恢复并在其中建功立业上。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朝着迈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目标,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新的行动纲领,全体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全部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推进这一行动纲领实现的根本保证。检验每一个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表现和标准,必须充分体现和符合推进这一行动纲领实现的要求。
(12)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目标迈进是中国共产党人任何时期始终不变的信念。总结和吸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制定了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漫长过程分为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以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图大业为最低纲领,第二步是以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目标为最高纲领,还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并且在实践中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已通过这些巨大成就充分显示出来。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充分体现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迈进的坚定理想信念上,体现在实践这一理想信念的先锋模范作用上并为之奋斗终身。
(1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行动纲领的主题。党为胜利推进和圆满实现这一主题,郑重地提出了以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确定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作出了“东部快跑、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制定了“把握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促进稳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并且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令全国人民为之振奋的伟大成就。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必须充分体现和符合推进这一主题实现的要求,模范地贯彻执行中央有关实施这一主题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积极投身这一主题的伟大实践,充分发挥先锋表率作用,为这一主题的推进和实现作出积极的贡献。
(14)坚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行动纲领的重要目标。为有效推进和胜利实现这一重要目标,党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一方面,领导制定了包括完善国家民主制度、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保障人权、保护私有财产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等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从而使国家法律制度更加完善,更加规范。另一方面,为规范自身“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党还提出了包括转变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改革国家行政体制和领导体制、从严治党管党等在内的一系列新举措、新要求。在这同时,还制定了包括“五个统筹”发展、重视“三农”问题、关注就业民生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内的一系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思路、新谋略。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必须充分体现和符合推进这一重要目标实现的要求,自觉地贯彻执行中央有关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并在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作出积极的贡献。
(1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是中国共产党人新阶段行动纲领的重要任务。为有效地推进和出色地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党制定了包括推进理论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等在内的一系列新部署、新举措、新要求。目的是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促进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形成和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必须体现和符合推进这一重要任务实现的要求,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这一重要任务的实现作出积极的贡献。
(16)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人新阶段行动纲领的战略举措。为推进这一战略举措实施和取得预期成效,党制定了包括“放宽市场准入、完善资本市场、落实入世承诺、保护知识产权、放宽外资进入、鼓励内资走出、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规范产品标准”等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必须体现和符合推进这一战略举措实施的要求,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这一战略举措的实施和取得预期成效作出积极的贡献。
(17)实行“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期行动纲领坚定的政治主张。为推进和实现这一政治主张,着眼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整体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领导制定了包括“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建立内地与港澳更紧密合作关系、“和平统一八项主张”和《反分裂国家法》等一系列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必须体现和符合推进这一政治主张实现的要求,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这一政治主张的贯彻和实现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
(18)实践是检验先进性的唯一标准,人民群众是评价先进性的唯一裁判。通过对我们党所践行的全部纲领的长期观察、审视和比较,人民群众乃至世界的正义进步力量,对我们党的整体先进性无不认同和推崇,这是毫无疑问的。进而,党的先进性保持有赖于每一个党员表率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高度自觉和充分发挥,离开了这个支撑和基础,党先进性的宏伟大厦就构建不起来,即使造起来也会因基础不牢而坍塌。因此,每个党员同志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时俱进地踏着时代的脚步,积极投身党的伟大事业实践并创立业绩,积极融入人民群众并为他们谋取利益,自觉发挥表率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为党先进性的伟大旗帜增光添彩。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同志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他(她)们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19)努力保持坚定理想信念的高度自觉,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前提要求。理想信念的坚定来源于科学理论的武装。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每一个共产党人只有自觉加强理论学习,自觉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自觉加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党性修养,这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明辨是非,识破图谋,把握大局,在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坚定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定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进而,也才能保持和体现理想信念上的先进性。
(20)努力保持争当岗位创业干事模范的高度自觉,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是组织分工还是社会分工所衍生的不同职业和不同岗位,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付出的劳动都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奋斗在不同职业和不同岗位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当领导职务的同志,必须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加强岗位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努力使自身能力素质与履职践岗相适应,并且严恪职业操守,善待别人,严于律己,与人和谐相处,在综合能力和业绩(政绩)上超越一般,从而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和威望,这才称得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了贡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其先进性也才会被广大群众所认同、所称颂,不这样,先进性就是一句空话。
(21)努力保持模范地遵纪守法的高度自觉,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起码要求。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根据市场经济具有民主经济、道德经济、法制经济和竞争经济多重性的特征,为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党领导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使全党经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制定了一系列预防和整治腐败的相关纪律条例。工作和生活在物质飞扬、诱惑多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浓厚的法制观念,自觉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规范行为,自觉与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绝不可为一方之利或一己之利而贪赃枉法,乱闯“禁区”。必须要有严肃的纪律观念,自觉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特别是有关预防和惩治腐败的相关条例,自觉与各种违纪违规行为作决裂,绝不可为一时之利或蝇头小利而乱闯“红灯”,毁掉自己的前程。做到了这样,才有谈论先进性的资格,才有先进性可言。
(22)努力保持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高度自觉,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必须要求。“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党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法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样需要发扬这种优良传统作风,传承这个胜利法宝。市场经济最讲究的是效率、诚信,人民群众最恼恨的是浮夸、浪费。每个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传承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虚心拜群众为师,遇事多与群众商量,坚决摒弃和克服一切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和奢侈浪费等歪风,自觉做到客观报实情、坦然讲真话、科学求实效、干净干实事、节约创业绩。做到了这样,才能避免失误而付出“代价”,才能取得业绩而不被群众“小视”,也只有这样,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才会充分显示出来。
(23)努力保持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谋利益的高度自觉,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在追逐利益最大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分配形式多样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同志,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为群众谋利益,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让群众过上称心美满的生活;自觉地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利益面前让群众,危难关头冲在前,努力当好群众的表率;自觉地参与助贫济困等社会慈善福利活动,为社会困难群体献上共产党人更厚重的爱心和公德心。一句话,就是时时、处处、事事都要充分显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让先进性在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谋利益的平凡实践中闪光放彩。这样,扎根在千百万人民群众中的先进性才会有感人、旺盛的生命力。
(24)先进性是党的旗帜,党的形象,党的力量。党强国兴旺,风正党旗红。总结我们党每经历一次规模性的教育活动后,党的思想空前统一、党的团结空前加强、党的战斗力空前增强的历史经验,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经过正在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大规模的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会进一步发挥,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将会进一步增强。在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下,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反映中华民族几代人梦想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中胜利实现。一个统一、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必定在不远的将来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作者为中共广东省惠州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
2005年3月10日于惠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