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经济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块金牌。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国家花园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惠州建设珠三角东部现代化经济强市和广东省现代石化数码产业名城提供更加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
把握城市发展定位,提高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
要提高惠州的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须根据“两江四岸是门面,西湖是后花园”的地理环境特点,在山水上做文章,塑造环保、园林、旅游、生态、花园式的现代化新城,确立惠州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的城市定位。
惠州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两江四岸整治、美化的重要性。江岸堤防的防洪达标与道路建设相结合,房地产开发与沿岸绿化相结合,已成为惠州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早在1987年就进行了桥西滨江路建设和沿岸绿化美化;1997年启动了跨世纪的两江四岸整治工程;1998年结合堤防建设和河滩地改造建成了下埔滨江公园;西枝江北岸整治工程以及东江北岸整治工程和东江公园的建设也已全面启动。同时江岸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与城市绿化相结合,把江岸建成景观大堤,工程完工后,横贯市区的东江、西枝江的两江四岸将形成绿色长廊和美丽的花园。
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因地制宜构建山水城市
海湾、湖泊、江河、名山、名泉构成了惠州多样性自然生态特色。惠州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保护、利用这种特色、显现这种特色。
惠博沿江路沿线是一条天然生成的江岸景观带,江面宽阔、两岸山峦叠翠、青山绿水、变化万千。目前沿江沿线尚未作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东江水利工程建成后沿线两岸景观将有很大的改观,将提高东江、西枝江河槽水位,改善“两江”景观和生态条件,一个面积28平方千米、容积1.16亿立方米的人造“西湖”也将形成,将使我市区东江、西枝江“两江四岸”形成一碧波荡漾、清澈明媚的太平湖,并将与市区红花湖和西湖相映呼应,使惠州真正成为“城中有湖”、“湖中有城”的美丽的山水城市。因此,应保护沿线的现有景观,不宜挖山和江岸取土,不宜再新建工厂、民居。作为两江四岸工程的延伸将惠博公路沿线建成沿江生态景观走廊,沿线景观应与惠州整体山、水、城市浑为一体,建成惠州生态城市的窗口和缩景。在道路沿线山体、沿线江岸等区域种植较为丰富的适宜当地生长的园林植物,其余区域尽量保护现有林木,景观设计上充分尊重场地的地形、地貌、植被、水体,尽可能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布局、巧妙利用景观资源,创造自然、生态的天然景观线。惠博沿江生态景观走廊的建设,将会使惠州市区两江四岸水更清,山更绿,景更美,从而整体提高惠州城市的综合素质和城市品位。 (作者单位:市投资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