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民反映春节期间在市区某农贸市场一间熟食店购买了熟菜,回家后发现,由档主提供的装熟菜的塑料薄膜袋被烫得有些变形了,熟菜也混有一股异味。这位市民担心,这种容易被烫变形的塑料薄膜袋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发出的异味会不会污染食品?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这种食品袋刺鼻且手感粘
记者在桥东东平市场边一个销售煎饼的摊档看到,档主用一个白色不透明塑料薄膜袋正在直接装刚出锅的煎饼,薄膜袋被烫得变形拉长,发出一股塑料味。档主怕袋烫穿,马上又多拿一个塑料薄膜袋套上去,然后递给购买者。记者吃着这种煎饼,感觉味道确有些怪怪的。
在府前横街,多家小吃摊档将白色的塑料薄膜袋套在碗上给消费者装小吃用,那些用完后被扔掉的塑料薄膜袋都烫得变了色。
在多个农贸市场上,记者发现用来装食品的塑料薄膜袋可谓各色纷呈:猪肉档用的是红色袋,鱼档和蔬菜档用的是黑色袋,水果用的黄色袋,但这些塑料袋闻起来有一股刺鼻味道,手感发粘。
农贸市场上充斥着劣质袋
在桥西市场一家销售塑料薄膜袋的摊档,记者看见销售的塑料薄膜袋绝大部分没有任何生产厂家标识,塑料薄膜袋被卷成一卷卷裸卖。档主说,他的销量很大,每天卖出几十卷(每卷100个),价格越便宜销路越好。记者问他卖的这种袋是哪里生产的,摊主说不知道,他打个电话就有人送来,据说是从外地进的货。一些销售蔬菜的档主说,经常有流动小贩上门推销塑料薄膜袋,他们时常购买。至于是否为合格产品,他们不清楚,只关心价格,便宜能用就行了。
在超市里销售的保鲜薄膜袋的价格比较高,但薄膜袋是透明的,覆盖食品上放在微波炉加热到一定程度也不会变形。但在一些廉价商店购买的保鲜薄膜袋,价格虽然便宜多了,但薄膜袋呈白色且颜色浑浊,放进微波炉加热时,容易溶化并粘在食品上。在一些品牌面包店和大型超市,记者看见装糕点和熟食的塑料薄膜袋是透明的,这些食品吃时也比较放心。
合格食品袋须用PC原材料制造
市质监局的蔡工程师告诉记者,制造塑料薄膜袋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PVC(聚氯乙烯)原材料,另一种是PC(聚碳酸酯塑料)原材料。国家规定,用于生产食品塑料薄膜袋的材料,一定要用PC原材料制造,这是一种无毒的材料。而PVC能产生有害物质,国家规定不能用来制造食品塑料薄膜袋。由于PC原材料的价格相对较高,少数无良厂家为降低成本,就利用垃圾站回收的不管是PC或PVC制成的废旧塑料、工业废弃物、或是从医院收购来的带血渍的医疗废弃物等加工制成塑料薄膜袋,这些没有经过任何消毒处理的塑料薄膜袋,含有大量肉眼无法看到的病菌;有些加入稳定剂生产出来的塑料薄膜袋本身会释放出有害气体,虽然目前在市区还未发现,但如果我们用这些塑料薄膜袋来装食品的话,就会污染食物造成人体中毒。
教你辨认合格食品袋
现在市场上大部分摊档用的塑料薄膜袋没有生产厂家名、地址、生产标准和生产日期。蔡工程师说市民要辨别是否为再生塑料薄膜袋还是有方法的:从表面看,新塑料制成的薄膜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有柔韧性,手感润滑,再生塑料制成的薄膜袋颜色混浊,手感发粘;把塑料袋放进水里,如果下沉,就是再生料做的,如果浮在水上,那就是新塑料制成;用火点燃塑料袋,新塑料做的易燃,火焰呈蓝色,燃烧时像蜡烛一样滴落,而再生料制成的则不易点燃,离火即熄,且有类似盐酸挥发的刺激性气味。
蔡工程师提醒大家,市民要提高使用食品塑料薄膜袋的卫生意识,拒绝使用劣质的塑料薄膜袋。一般来说,在包装食物时,不要使用有颜色的塑料薄膜袋,有些新型的再生塑料薄膜袋也能制成白色的,市民尽可能使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袋。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要求,食品的包装材料用具要纳入质监局的监管范围,市质监局将加大打击违法生产和销售劣质塑料薄膜袋行为的力度,为群众把好食品包装关。
本报记者朱如丹 特约通讯员赖妙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