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的一天,湖南张家界一中年离异男子遭遇车祸身亡,丢下年迈的老母和年幼的儿子。
2005年1月10日,在广东东莞打工的一年轻未婚女子来到张家界,领养了这名男子6岁的儿子。
年轻女子与中年男子是什么关系?她为何要领养这名已故中年男子的儿子?
仗义相助 弱女南下打工
曾晓涛是湖南常德人,1993年,他从武汉一所大学毕业后,和女友周红艳来到张家界工作。1997年,他和周红艳成了家,1999年,生下了儿子曾市江。
由于曾晓涛为人忠厚、工作勤奋,经过几年的打拼,逐渐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颇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2001年11月的一天,曾晓涛到武陵源出差,办完公事后,几个朋友请他去吃宵夜。两瓶白酒下肚后,几个朋友都说曾晓涛难得来一次,一定要带他去“放松放松”。曾晓涛执意不肯去,几个朋友反复解释说只去泡泡脚、做做按摩,最后曾晓涛被他们拖到了按摩房。片刻之后,一个女孩被带到了曾晓涛面前。
那一刻曾晓涛如坐针毡。出自农家的曾晓涛很厌恶朋友们的这种做派。
“我不需要什么服务,你走吧。”曾晓涛对女孩说。
“我不能走,走了老板不会给我开工资。”女孩怯怯地说道。见曾晓涛不做声,女孩又开腔:“你的朋友都去玩了,你是不是对我不满意?如果不行的话可以换人,这样我也好向老板交差。”
“我朋友是我朋友,我是我,你不要扯到一块。”曾晓涛发怒了,冲女孩吼道。
曾晓涛以为自己这一吼,女孩肯定会吓跑,但他没想到那个女孩依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只是任由泪水“哗哗”地往下流。
“你哭什么呢?我又不是针对你。这样吧,要是怕老板骂你,你就坐在这里看电视,等时间差不多了再出去。”
原来,这位女孩叫王华颖,刚从长沙一所专科学校毕业,由于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再加上上学时家里又借了很多债,她只好跟随别人来武陵源找工作。到了武陵源才发现景区也并非遍地黄金,只好和同伴一起来到这里上班。
“其实,我也就是帮客人洗脚按摩,但这里太复杂,我只来了3天就感到呆不下去了。”
王华颖的遭遇激起了曾晓涛的同情心:“我建议你去南方打工,那里机会比较多,你又有文化,找份活干应该没有问题。”曾晓涛对王华颖说:“这样吧,我把电话留给你,你过两天来找我,我送你去南方打工,别忘了,一定要给我打电话。”
第三天,王华颖如约打来电话,曾晓涛让她来到自己的办公室。王华颖告诉曾晓涛,经过仔细考虑,她决定接受曾晓涛的建议去南方打工。曾晓涛很高兴,当即掏出身上仅有的800元钱递给了王华颖:“这点钱你拿着做路费。”
王华颖执意不肯要:“我不是来向你要钱的,只是来向你道别的。”
“没关系,你先拿着,出远门总会遇到为难的时候。”曾晓涛再三劝说王华颖:“在外面自己多长个心眼,万一遇到困难,就给我打电话,没有什么难事就不要给我打电话了。”曾晓涛反复叮咛,他怕王华颖经常打电话来会让妻子产生误解。
送走王华颖,曾晓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多么希望王华颖从此踏上幸福的坦途。
面对误会 默默忍受冤屈
曾晓涛资助王华颖的事后来被妻子周红艳知道了。她找到曾晓涛的领导吵闹,说曾晓涛和这个女人有染,要单位管一管曾晓涛。领导们了解曾晓涛的为人,都不相信周红艳所说的是事实,他们反复给她做工作:“你丈夫是个很有爱心很正派的人,同事们都知道他的为人,你别闹了,这样对你丈夫不好。”
妻子的吵闹让曾晓涛十分难堪,也招来了很多人的非议。面对众人的误解,曾晓涛有嘴说不清。他没有辩解,他知道这些事情越解释越糊涂,他只有悄悄把泪水往肚里吞。
此事使他和妻子感情的裂缝越来越大,但不管妻子怎样辱骂,曾晓涛总是默不做声。
在蒙冤的日子里,只有王华颖偶尔的来电让曾晓涛有些释怀。
王华颖南下到广东东莞,进了当地一家玩具厂。她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打工机会,工作很卖力,加上她工作能力很强,深得老板的赏识。加薪、提职,王华颖的好运不断。每获得一点进步,她都想到曾晓涛,她知道如果不是曾晓涛帮助她就绝没有她的现在。但她不敢经常给曾晓涛打电话,只是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每次在电话里,曾晓涛都告诉她自己一家生活得很幸福,他不想让王华颖知道自己婚姻的不幸。
2002年底,曾晓涛和周红艳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儿子市江由曾晓涛抚养。
一个单身男人,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儿子,曾晓涛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他只得把儿子送回老家由母亲照顾。
2003年春节前,王华颖又给曾晓涛打来电话。当王华颖问到他的近况时,曾晓涛还是没有把自己的家庭变故告诉她,依然说:“我们都很好,你不要牵挂,你只要管好你自己。”
2003年5月,王华颖交了一个男朋友。后来,她又和一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小小的美容院,在王华颖的打理下,小店的生意不错。只是,她仍然不知道当初仗义解救她的曾大哥陷入了令人揪心的困境之中。
恩人遇难 闻讯痛不欲生
曾晓涛很坚强,家庭的变故虽然让他悲伤,但并没有把他击倒。随着时光流逝,人们对他的误会慢慢消除,他也慢慢恢复了对生活的热情。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之中,工作又有了起色。
但他的幸福刚刚起步却天降大祸。2004年7月的一天,他回老家看望母亲和儿子,途中,他所乘坐的中巴被一辆大货车撞翻,从5米高的公路坠落,曾晓涛带着对母亲和儿子的牵挂离开了这个世界。
家里惟一的支柱倒了,曾母痛不欲生,每天以泪洗面。5岁的小市江常常吵着要爸爸。幸好,曾晓涛平时为人仗义,一些亲戚朋友常常资助曾母婆孙俩。
恩人的母亲和儿子陷入绝境,但王华颖毫不知情。2004年中秋节,她拨打曾晓涛的手机,听到的是关机的提示,她以为曾晓涛有事把手机关了。国庆节的时候她再次拨打曾晓涛的手机,听到的却是停机的提示。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是不是曾大哥不愿意我打扰他,换了手机号码?王华颖百思不得其解。
她不时隔几天又拨打曾晓涛的电话,依然是停机。11月中旬的一天,她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男友,男友说,你可以打电话到他单位去,你打不方便,我来打吧。这样,两个人好不容易通过114查到了曾晓涛单位的电话号码。电话接通之后,对方先是一阵沉默,然后把曾晓涛遭遇车祸的事情告诉了王华颖的男友。
王华颖闻讯当即昏倒在地,苏醒过来之后她抱着男友嚎啕大哭。
第二天,王华颖马上和男友赶到张家界。找到曾晓涛的朋友一了解,才知道自从曾晓涛帮助自己之后经历了怎样的磨难。跪在曾晓涛的坟前,王华颖痛不欲生,她不停地捶打着自己:“曾大哥,你生前为什么不告诉我你经历的那些痛苦呢?要不是因为我,你怎么会这样呢?”王华颖在内心不停地责怪自己,她为自己没有及时回报曾大哥悔恨不已。
接着,王华颖和男友又赶到曾晓涛的老家去看望他的母亲和儿子。看到曾母婆孙俩孤苦伶仃的生活,王华颖心如刀绞。但她还是忍住悲痛劝慰曾母:“曾大哥帮过我,我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她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一张纸上交给了曾母:“今后有什么困难,就给我打电话。曾大哥是我今生最难忘的大哥,我也就是你的女儿了。”
临走之前,她和男友还专门跑到集市上给曾母和小市江买了很多衣服和生活用品,还塞给了曾母2000元钱。
以德报恩 领养恩人儿子
泪别了曾家,王华颖怀着满腔的悲痛回到了东莞。很多次夜里,她都在梦中梦见曾大哥倾心救她的那一幕。见女友的情绪一直不好,男友想尽了各种办法劝她,但都没有用。
郁郁寡欢的王华颖一直牵挂着曾晓涛的母亲和儿子:一老一小都没有劳动能力,而且市江马上面临上学问题,怎么办呢?要是曾大哥泉下有知一定不会安心的。不把曾大哥的母亲和儿子照顾好,怎么对得起曾大哥呢?王华颖一次次在内心对自己说。
后来,她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男友。男友很通情达理,表示愿意帮助曾家一老一小。看到男友很支持自己的想法,王华颖很高兴,她决定把小市江接到身边来住。
但是,他们担心曾母不同意。于是,他们先给曾晓涛生前的一位好友通了电话,表达了要收养小市江的想法。
听到这个消息,曾晓涛的朋友很吃惊:“收养一个孩子可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一次给几千元钱那么简单,你们可要想好啊!”
“你放心,我已经想好了,做这件事情我们不是图名,也不是一时冲动,我只是想为曾大哥做点什么。”王华颖回答得很坚决。
一番长谈之后,曾晓涛的朋友了解到了王华颖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他非常感动:“我去做工作吧。”
经过这位朋友的劝说,市江的奶奶同意了王华颖的请求。
2005年1月8日,王华颖再次来到了曾家。“我老了,交给你总比跟着我好。”曾母不停地拍打着王华颖的肩头。
“奶奶,你放心,我决不会亏待市江的,他就是我哥哥的儿子,照顾好他我义不容辞。”王华颖紧紧抱着曾母说道。
1月10日,曾母将孙子和王华颖送到了火车站,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曾母不停地朝踏上新生之路的孙子挥手…… (文中人物除王华颖外,其他皆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