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特别报道
 
600万征婿的荒诞剧
 
发表时间:2004-12-23 09:43:36  来源:华西都市报
 
    富翁心病 智障女儿是永远的痛

    河南省郑州人张连勇现年56岁,出身于厨师世家。他在1983年辞去工作后,投资3万元在郑州市黄河路开了一家餐馆,当年就赚了10余万元。而今,他已是拥有数千万资产、在郑州餐饮界名声显赫的大老板了。

    然而,成功的背后,张连勇有着难言之隐:他的女儿是个痴呆。

    1973年11月,张连勇的妻子孙素玲临产住进郑州管城区一家卫生院。可是,孙素玲痛苦地哭喊了3天3夜也没把孩子生下来。院方建议马上转到省级大医院去做剖腹产,并警告若不这样后果会不堪设想。

    张连勇心急如焚,可口袋里仅有160块钱,于是,他没让妻子转院。第四天凌晨,女儿张萍终于来到人间,但一生下来就脸色铁青,没了气息。后经卫生院全力抢救,小张萍总算闯过了生死关。然而,张萍却因出生时大脑缺氧造成了“脑瘫”。

    张连勇听后真是肝肠寸断,悔不当初。他紧紧抱着女儿,失声痛哭:“孩子,都是爸爸害了你呀!今后就是倾家荡产,我也要弥补过失。”

    张萍在医院接受1年的纠正治疗和康复训练后,小脑功能基本恢复,大脑功能却没见改善,这就意味着她将是个仅能机械运动的痴呆儿。

    女儿4岁时,张连勇夫妇的儿子张凯出生了。儿子的聪明健康也未能弥补家人对大女儿的悔痛。

    张萍终于学会了走路,但思维非常迟钝。8岁那年,这个可怜的孩子又患了一种怪病,犯起病来手舞足蹈,不时用小拳头捣自己的脸,还用头撞地面。为此,张连勇夫妇带着孩子去过无数家医院,给女儿吃过中药,试过西药,扎过针灸,都无济于事。

    张连勇想,治不好女儿的病,那就要让她生活得幸福一些。10年当中,仅女儿的家庭教师和保姆,他就换了几十名。

    当张萍已是一个20多岁的大姑娘时,张连勇不禁私下里琢磨:女儿总不能当一辈子老姑娘吧,应该给她找个人家了。
 
    选婿受挫 父亲许诺陪嫁600万

    张连勇虽然明知女儿有严重的智力障碍,却始终认为:凭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家业,为女儿选个大学毕业的丈夫不会有问题。

    2000年9月,张连勇留意了一个在自己饭店打工的大学生。他叫刘永升,26岁,老家在豫东开封县农村,家境贫困,父亲早亡,为上大学欠下不少债。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就暂时在饭馆打工谋生。

    有了“招婿”的想法之后,张连勇便试着让刘永升来自己家中做客。时间长了,刘永升成了张家的常客,对张萍也很有耐心,甚至多次替保姆照料她。张连勇觉得有戏,随后在经济上给刘永升很大的资助,今天500元,明天1000元。刘永升也乐得其所。

    这样大概有1年之久,张连勇认为应该把话挑明了,便安排下属私下去问。谁想刘永升的回答是:“我在老家已谈了女朋友!”

    张连勇金钱开道的选婿行动吃了当头一棒!

    眼见女儿28岁了,张连勇更加着急。2002年春,他又从众多员工中相中一个叫孟结的小伙子。孟结26岁,中学毕业,同样是农村人。这一次,张连勇没有再像第一次那样费心费力地去培养,他希望一步到位,于是托人捎话:愿意不愿意娶张萍?

    孟结始料不及,愣了半天才问:“张萍到底傻成啥样?”不久,张连勇安排他跟女儿接触了一次。回头,孟结的回答倒也很干脆:“这样吧,如果张老板是真心的,可以谈谈条件!”

    张连勇顿时感觉受到侮辱:“谈的是对象,还有什么条件?”

    “张老板是做大生意的,先给我买来房子和车,这个不过分吧!”孟结提出了条件。

    “如果有一天他发了财,还不先把我女儿一脚踹了?”张连勇一听肺都快气炸了。

    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张连勇接二连三地为女儿物色了五六个对象,但都没有成功。

    2003年“五一”过后,张连勇与几个朋友一起就餐。喝得酩酊大醉时,突然,张连勇“啪”的一声将手重重地捶在桌子上,说:“几位哥们儿帮忙留心一下,谁愿意跟我们家小萍结婚,牵个线!如果能保证不离婚,对她好一辈子,我拿600万元作陪嫁!”说完,他一抱拳头说道:“我没有醉,也不怕人家笑话了。600万吉利,找个女婿,拜托各位……”

    张连勇“600万征婿”的消息在亲戚、朋友圈里不胫而走。许多人纷纷找时机向张连勇询问究竟,并想方设法劝阻。

    儿子张凯忍无可忍,终于委婉地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么做必然是个可悲的结局。

    谁知张连勇勃然大怒:“谁知道你小子是不是担心分家产?至少是不理解做父母的心情吧!多替你姐想想……”父子为此事平生第一次闹红了脸。

    2003年“十一”过后,公司里一个叫于鹏的打工者走进了张连勇的视线。

    小伙子高中毕业,31岁,两年前离异。事情也巧了,副经理那天临时有事,而一份资料必须及时送给张连勇。这时,于鹏突然出现在了副经理面前,并自告奋勇要跑一趟。赶到张连勇家中时,他正遇见犯病的张萍躺在地板上发疯。

    面对张萍70多公斤重的块头,张连勇夫妇和保姆3个人没一点办法。于鹏见状,二话没说走向前,干净利索地将张萍拉到沙发上坐下。奇怪的是,张萍顿时不闹腾了。紧接着,于鹏手脚并用地跟张萍嬉闹起来,逗得张萍大笑。这一幕让张连勇夫妇目瞪口呆,他们交换了一下眼色:女儿今生注定的人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张连勇开始对于鹏细心考察,他发现于鹏最大的特点是本分,不争强好胜。那天张连勇在公司门口遇见于鹏,问他:“我想让你帮我一个忙。这段时间,张萍的心情非常糟糕,我看你有办法,你能不能抽时间陪陪她?我给你双倍的工钱!”

    “张萍需要照顾,如果您觉得我行,我去就是了!”于鹏一口答应下来。

    以后每隔三两天,于鹏就到张连勇家中陪张萍。也真是奇怪,只要和于鹏在一起,张萍就非常安静,而且能学很多东西。“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张连勇和妻子孙素玲常暗中感慨!

    为了检验于鹏的人品,张连勇还特意对他进行了“考验”。

    一天,张连勇给了于鹏一个“差事”,让他把2万元现金送到洛阳一家连锁店。于鹏没让老总失望,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一个月后,张连勇又给了于鹏5万元蔬菜款,让他送到开封郊县。这一次,于鹏又及时而归。“这小伙子靠得住,难得!”张连勇夫妇暗中大喜。

    各种试探过关后,张连勇和孙素玲亲自向于鹏挑明了自己的良苦用心。于鹏很吃惊:“我怎敢高攀呀!”继而,他竟然流着泪说:“说实话,我母亲就是痴呆,可她也是人,也需要爱,我陪她走到了最后一天……离婚后,我更怀念母亲生命中的简单、率真!如果我能和张萍在一起,我一定会用心爱她,照顾她,终身不变心!”

    于鹏的一席话把张连勇夫妇说得几乎要流下热泪。

    2004年“五一”节期间,尊重于鹏婚礼简办的意愿,一家人抱着趁热打铁的心态,更怕世人议论,在没有办理结婚手续的情况下悄悄给他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
 
    此后,于鹏和张萍相处得非常默契。做了老板的上门女婿,于鹏也表现出了极强的进取心,用一周时间学会了开车,一个月时间学会了电脑操作和上网。

    张连勇从此逢人便乐得合不拢嘴,妻子却有些忐忑不安,她背后常提醒丈夫:“这个女婿太完美了,不是件好事。”

    张连勇于是决定再试探一下于鹏。那天他叫来于鹏:“爸原来许给张萍很多陪嫁,一直忙得顾不上办这事。”于鹏似乎不知所云。看来,许诺600万元陪嫁的事情他还不知道,张连勇彻底放心了。

    2004年8月的一天,于鹏找到了张连勇,小心翼翼地说:“爸,我有点想法不知道是否妥当。我总觉得对我而言一切都是未知数,能不能自己出去闯闯?”年轻人想独立很正常,张连勇当时并没在意。

    2004年9月13日,张连勇一次性将300万元的资金打进了于鹏的账户。随后,他告诉于鹏:“我说了给你们600万元,先兑现我的一半诺言,否则我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啊!”

    将300万元打过去的第二天,令张连勇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于鹏不见了踪影,打手机也一直关机。

    张连勇觉得有些奇怪,让人去找。谁想两天过去了,没有音信;一周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音信。这时张连勇感觉不妙,急忙去银行查于鹏的账户,结果令他大吃一惊:账户上的钱已被全部划走。张连勇懊丧地回到家,蒙头睡了两天。

    张凯和母亲获悉情况后马上从办公室翻出了于鹏的档案材料。上面写着于鹏家住驻马店市遂平县。于是,他们连夜派人去当地查找。很快传来消息:根本没有于鹏这个人!

    9月20日,母子赶紧找到一个在司法机关工作的亲戚想办法。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亲戚说道:“张总的行为本身会不会受法律保护,不好说,所以很难通过法律手段追回损失。我认为,如果以刑事诈骗向警方报案,又缺乏直接的诈骗证据;如以遗弃报案,他们的婚姻又不成立。即便找到了于鹏,向法院起诉,这又具赠与行为的特征……”

    对此,河南天翔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华阳认为,张连勇的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有条件的资助行为,但于鹏主观上有诈骗目的,应该报案……

    因涉及家丑,张连勇思前想后,至今没去报案。

    金钱万贯买不来真情。张连勇巨款“钓饵”,不仅没有钓来“金龟婿”,反而带来无尽的懊悔和惨痛的教训。    (文中均为化名。)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