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
惠州新闻
社会新闻
综合新闻
经济新闻
图片新闻
观察言论
民情关注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
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塑造城市形象
发表时间:2007-01-22 09:37:46 来源: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上的成就并不足以代表城市建设的成功,发达的城市经济并不意味着强大的城市竞争力。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如何树立城市形象,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成了当前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现代化建设“标准”给城市居民带来整个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危机感,城市本身也因此失去居民的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建设中,对于什么是现代化似乎形成了一套“标准”,即马赛克、玻璃幕墙、摩天大楼、立交桥等。在这种城市现代化意识的“指导”下,追求大规模的建筑群和建筑物成为一种时尚,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不仅吞噬了城市的个性与特色,还吞噬了更能代表城市个性的历史文化遗产。
由于不懂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印痕”的价值,在城市建设与改造中,出现了摧毁老城的短视行为:横贯东西南北的现代化大道,破坏了古老城市的格局和历史风貌;群起的高层建筑取代了钟楼、鼓楼、城楼、古民居、古塔等城市标志性景观;一片片具有传统风貌,积淀丰富历史人文内涵的老街区被夷为平地。
这样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整个城市景观逐步走向平面化,特色与个性消失。另外,作为城市文化器物层面的城市景观的平面化,慢慢渗透到城市文化的观念层面,给城市居民带来整个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危机感与空虚感,而城市本身也因此失去居民的认同,产生是“家乡”还是“他乡”的困惑。
现代化程度越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就越高,城市现代化不应该排斥城市文化建设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色,生活在不同城市里的市民也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事实上,城市的规划只能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构想和展望,每座城市的发展,其背后的支撑力量主要是它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其发展过程相对于人为的“设计”,更多地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追求城市特色与城市个性是城市现代化的题中之义。现代化程度越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就越高,对城市个性化的认知程度和精神需求就越高。城市现代化应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布局、高度发达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综合服务功能、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还要有深厚的人文土壤和精神环境。所以,城市现代化不应该排斥属于软环境的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城市只有具备丰厚的文化内涵,才会有鲜明的城市个性,独特的城市风格,从而获得独特魅力和吸引力。因此,保护好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古街区古建筑的传统风貌,对于城市特色与个性的培养,以及城市传统文化和城市精神的传承、弘扬和培育都十分重要。
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设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对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首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之间,不是相互割裂,更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关联,相得益彰的。继承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城市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其次,要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设的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继续加以保护。城市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又要不断发展。保护工作一方面要使城市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市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再次,要使广大市民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精神的象征与体现,对于城市自我认同及树立城市个性与形象的重要性。比如,对于以岭南历史文化传统为特色的惠州来说,城市自我记忆突出地存在于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石钵、陶器中,存在于明清的古城墙遗址和古民居建筑中,存在于葛洪、苏东坡等几百位名臣高官、骚人墨客寓惠遗址及其留下的大量诗文中,存在于归善县学宫、丰湖书院和资助本州赴考学子的宾兴馆等一批教育机构的遗迹中。因此,要充分认识惠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阶值和意义,以此唤醒市民的自觉意识,使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去,共同塑造城市个性与城市形象。
黄子新(作者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两天之内高层被抓近半...
深圳干部要接受互联网...
“负翁”成负债消费奴...
从巨能钙事件看摧毁中...
艾滋病防治农村是个薄...
“就像处于癌症早期”...
中国民众存在五大饮食...
保护记者的说“真话权...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塑造...
弘扬廉政文化推进廉政...
新农村建设要多听农民...
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欣赏交响乐要保持安静
书记批示给我们的启示
高龄老人补贴年龄应降...
城市建设“破旧”宜慎...
农民山歌王天生爱唱歌
千余市民喜品客家音乐...
黄红英李天生喜相逢
郑小瑛昨晚抵惠
她是世界最佳女指挥家
“医托”增加了病人死...
建设两河绿色环保防洪...
高龄老人应给予生活补...
不合格奶粉仍在销售
电信知识百事通
基金投资须避免三大误...
“110预防针”栏目
防抢篇1 警惕身后那双...
马路旁有条沟,险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