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主体,代表人民参加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他们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与人民群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人大代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加强人大队伍素质建设,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主体作用,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才能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部分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在实际工作中,我市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与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与法律的规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履职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代表参加大会或活动存在走过场现象,会上随大流,参加活动只看不说,或者少说;不敢理直气壮地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不能有效依法行使监督权;部分代表忙于自身工作,没有足够精力或没时间开展调查研究,无法深入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主观原因:一是代表履行职责的意识不强。有的人大代表对代表工作存在错误认识,有的认为代表只要干好了本职工作就是一名好代表,有的把代表等同于先进模范。而对自己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法律地位的认识还不到位,为群众反映呼声,依法行使职权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二是代表素质有待提高。人大代表来自方方面面,分布在各条战线,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大代表文化水平偏低,履行职责能力不强,在审议工作报告、决议、决定和履行代表职责时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不能准确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
客观原因:一是制度不完善。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人大代表的产生机制及对人大代表的监督机制和表彰激励机制等还不完善、不健全。目前,由于没有给选民创造必要条件去了解代表,很多选民对代表情况不太清楚,代表对选民负责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人大代表履行职责没有量化的指标,称职与不称职也很难界定,代表缺乏履行职责的内在动力。二是履职渠道不够畅通。人大代表多是兼职,有其本职工作,没有充分的时间履行代表职责,所以,代表在审议报告、讨论问题时,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够,了解的情况不完整,难以抓住要点,影响人大的监督效果和代表作用的发挥。
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关系到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的整体功能的发挥,关系到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人大代表要行使好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在推进构建和谐社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增强履行代表职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大代表要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工作理论、人大法律知识的学习,从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战略高度,正确认识人大工作的重要性和人大的法律地位,牢固树立代表意识。要认识到,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重要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主体,是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社会活动家,是为民众服务的社会公仆,自觉增强履行人大代表职务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要提高代表的自身素质,增强代表履行职责能力。代表只有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做到“有位、有为、有威”。人大代表担负监督宪法和法律在地方的贯彻实施的责任。因此,代表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带头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至上的理念,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有效地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在生产、工作和社会实践中推动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三要深入调研,了解民情,切实履行代表职责。一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依法履行代表的评议工作权、审议工作报告权、质询权、询问权、视察权、建议权、执法检查权,掌握第一手材料,全面把握社情民意,把政策和民情结合起来,提出好的意见建议。二是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搞清楚广大群众在想些什么,要求我们人大代表为他们说些什么,盼望政府为他们做些什么。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时期,想选民之所想,急选民之所急,把了解到的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如实反映出来,使党和政府真正了解社情民意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
四要逐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不断地完善人大代表产生机制、人大代表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在选举中探索通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或其他有效方式,加强代表与选民之间的沟通,让选民真正了解自己选举的代表,这样才能选出他们满意的人大代表。同时,要创造良好的履职氛围。一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代表提供信息,拓宽代表了解政情社情的渠道,为代表更好地审议议案和政府报告提供前提条件。二是要组织好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视察、检查活动,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三是适当组织工作经验交流会,让代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四是加强对代表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陈恩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