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宜居城市要让市民有归属感
 
发表时间:2006-08-16 10:36:46  来源:
 
    惟 实
 
    前不久,中央文明办和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的相关领导来我市考察。这对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是一个极大的促进。进入“十一五”以来,从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的投产到一批相关项目的落户,从市容市貌的改观、基础设施的完善到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四块金牌”的获得,说明惠州正在经历一场令人瞩目的跨越式发展。一个昔日落后的小城正在嬗变为珠三角石化数码产业名城。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指引下,惠州正在向着美好的未来奔去。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的努力,我市的三个文明建设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新世纪的惠州向何处去?我们未来要建设一个怎样的家园?诚如一位网友所说,你若在惠州,惠州就是你的城市。关注我们脚下这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热土,不仅是执政者责无旁贷的职责,也应当是我们每一位市民义不容辞的义务。

    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方向和评价标准,中外模式繁多,但归纳到一点,就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这也是近年来中外大多数专家共同倡导的理念。所谓以人为本,窃以为就是一切为市民的根本利益着想,一切从市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所谓宜居城市,大抵就是设施功能完备,社会和谐,生态和人文环境优良。

    理想的宜居城市,通俗地说就是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使人留恋的城市。宜居城市应该是和谐的。一是城市与人的和谐。城市的交通、文化、医疗、教育、商业、娱乐等基础设施完备、充足。居民生活方便舒适,环境优美整洁,令人愉悦。城市与人和谐的重要前提是有一个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建设。除了城市的现代化设施要完善外,还要做到功能齐全,规划合理。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区域功能的划分,即使是设施再完备,也不一定能够称为“宜居”。现在的城市区域比较宽广,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发展区、办公区等严格区分,如果居住的地方离工作的地方很远,上学、购物、看病也得跑很远,大家一块儿往市中心挤,交通堵塞,这便难以称为宜居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人,城市的各种设施和机构必须着眼于为市民提供最好、最大的方便。二是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城市有新鲜的空气、绿树红花和碧水蓝天。在生态环境方面,要力求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经济与环保相均衡。城市建在花园中,花园建在城市里。除了当代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还要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宜居”和可持续发展。三是人与人的和谐。城市中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良好的公共道德意识。作为宜居城市的人文环境,应当是诚信形象佳,社会治安好,文明礼仪兴,文化气息浓。城市是人性化、平民化的,居住的居民有归属感、幸福感,觉得自己是城市的主人,城市就是自己的家。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就是这个道理。

    前不久,在西班牙举办的第九届国际花园城市大赛上,评审会专家向中国官员这样提问:你们扩大绿化面积,建设宜居城市,居民们是否支持?你们怎样保证普通居民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建设资金从哪里来?怎样保证环境维护的持续?显然,对于宜居城市的理解,国际专家不求尽善尽美,更注重宜居城市的建设是否出于居民的自愿,是否使居民得到实惠。这其实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惠州的城市建设在珠三角地区曾经比较落后,现在正在大踏步赶上来。落后本来不是好事,但也给了我们充分学习、借鉴先进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我们正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埋头实干,惠州的未来必定会更加美好,惠州也一定能建成为人所称道的宜居城市。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