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门是党委选人用人的参谋助手,担负着重要职责和使命。近年来,我市各级组织部门先后开展“树组工干部形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夯实了组工干部坚持公道正派的理念。在今年相继展开的市、县、镇三级地方党委集中换届工作中,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擦亮这一“品牌”,继续弘扬公道正派作风,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圆满地完成换届工作任务。
要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模范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组织部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到干部换届考察工作全过程,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我市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首先,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贯彻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前不久,中组部印发实施的《办法》,是做好今年集中换届工作最重要的指导文件。全体组工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上来,不断增强贯彻实施《办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贯穿于换届考察工作的始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评价工作,不断提高干部工作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领导干部队伍。
其次,要认真贯彻落实《办法》,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干部、配班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好干部、配好班子,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运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搞好干部考察工作。因此,组织部门要充分运用综合考核评价结果,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作为选拔干部、配备班子的根本标准和基本依据,认真搞好换届人事安排。要着眼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优化各级党委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
再次,要坚持正确导向,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与发展观紧密相关。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发展观。对领导干部来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一定要有所作为,就应该追求政绩、创造政绩。但目前,一些干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在错误政绩观的影响下,一味地追求GDP高增长率,搞GDP崇拜,不顾实际,乱上项目,大搞“形象工程”、“亮丽工程”,“只顾本届出政绩、不给后届留资源”,这种畸形的、单一的发展模式,既损害群众根本利益,又“抹黑”了党的形象。因此,组织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运用综合考评的办法,既看经济建设的情况,又看社会发展的情况;既看客观条件,又看干部付出的主观努力;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领导班子的集体作用,又看班子成员的个人贡献,引导和促进领导干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和促进领导干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把精力放在谋划发展、推动发展上来,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要做学习政策、执行政策模范
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是坚持公道正派的重要依据。学好用好政策是做好换届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这次换届工作政策要求高、改革力度大,要求组工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全面掌握、坚决贯彻,做学习政策、执行政策的模范。
要加强学习,在掌握换届政策上下功夫。组工干部要通过对照文件、专题辅导、小组讨论等形式,认真学习《党章》、《公务员法》和《干部任用条例》等文件,全面深入掌握有关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明确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条件和标准,熟练掌握换届工作的“规定动作”,努力做换届工作的“政策通”、“活字典”和“智多星”,以过硬的业务能力确保公道正派落到实处。
要注重引导,在宣讲换届政策上把好度。组织部门不仅自身要熟悉掌握好换届政策,同时要适时适度地宣讲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打消干部群众的思想顾虑,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换届,大力支持和配合换届工作。要打破神秘感,让干部群众了解换届工作的政策、标准和程序,进一步落实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通过宣传政策、树立典型、谈心谈话等方式,引导领导干部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确保换届期间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要结合学习《党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开展排头兵实践活动,教育广大群众以积极健康的心态看待换届,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着力营造健康和谐、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要抓好落实,在严格执行政策上带好头。贯彻执行政策是选贤任能的重要环节,也是组工干部坚持公道正派的关键所在。一是严格按照换届政策规定的原则标准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严格按照这次“减人”、“减层”和“减线”等政策规定配备班子,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二是严格按照换届政策规定的程序任用干部。要强化程序意识,做到程序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做到坚持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使程序成为抵御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坚固屏障。三是严格按照换届政策规定把好考察关。要不断深化和巩固近年来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全面推行票决制、差额考察制、考察预告制和考察员认证等制度,进一步落实干部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全面执行落实《办法》,不断提高考察工作水平,坚决防止考察失真、失实现象发生。
要做遵守纪律、廉洁自律模范
换届期间,工作环境复杂,人际关系微妙。处于这一“风尖浪口”中的组工干部,有可能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讨好、拉拢、攻关的重要对象。因此,广大组工干部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遵规守纪、廉洁自律,防微杜渐、警钟常鸣,筑牢抵御不正之风的防线。
要用好一把“铁尺子”,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知人”是“善任”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只有准确“知人”,才能做到“善任”;做到“善任”,才叫公道。要把人看准识准,就必须用联系的、发展的、历史的和全面的眼光识别考察干部。要用好“望远镜”,深入考察了解干部的德才素养和发展潜能;用好“显微镜”,认真负责地考察分析和核实反映干部的各种问题,实事求是地对待干部;用好“放大镜”,不仅了解干部在单位的表现,还要看他在社会、家庭的表现,不仅要看“门面”,也要看“角落”。决不能戴着“老花眼镜”看人,破除“求全责备”的旧思想,树立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新理念;决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要一碗水端平,不搞先入为主、厚此薄彼、远近亲疏,真正做到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
要绷紧一根“纪律弦”,严守组织人事纪律。遵守组织人事纪律是做好换届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组工干部坚持公道正派的必然要求。组织人事纪律是“高压线”,任何时候都不要触碰。因此,广大组工干部在换届期间,必须强化纪律观念,时时处处都要绷紧这根“纪律弦”,不做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事。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按照上级提出的纪律要求,不准利用换届之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不准拿原则做交易,搞封官许愿,收受或索取贿赂;不准在推荐和选举工作中以各种形式拉关系、打招呼、搞串联、拉选票等;不准打探和传播小道消息,随便猜测和议论各级组织人事安排工作;不准跑风漏气,泄漏干部任免等机密事项;不准接受工作对象安排的宴请、活动和财物;不准为“跑官要官”者说情、打招呼和提供便利;不准在考察工作和干部个人档案中弄虚作假,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
要涂上一层“防锈漆”,做到拒腐蚀、永不沾。组工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换届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严格约束自己,时刻做到以普通人的良心自责,以党员的党性要求自律,以公仆的职责自警,坚持用好的作风把好选人用人关。要慎言,做到不该说的不说,决不能跑风漏气,尤其对“探口风”的人,必须守口如瓶、滴水不漏。要慎独,在单独处事待人时,要保持自我克制、自我约束和自我纠偏;要慎微,组织工作无小事,要防止“堤溃蚁穴”、“气泄针孔”;要慎情,把工作感情、私人交情与工作严格区分开来,正确对待亲情和友情,做到不为“情”左右。总之,组工干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切实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过好名利关、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和人情关,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惠祖岩:市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