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发挥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06-02-20 10:07:20  来源:惠州日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水利作为农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将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

    我市目前农村水利现状与建设新农村有差距

    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生产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大部分的江海堤防工程、1宗大型水库、6宗中型水库及115宗小型水库仍没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基础差,防洪标准低,工程险工隐患多;二是机电排灌站的机电设备老化残缺,机组磨损,泵房结构受损;三是引水工程及涵闸工程的陂头或闸室、闸门结构老化受损;四是灌区渠系配套工程标准低、质量差,渗漏和淤积严重。

    二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我市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主要问题是水质问题,水质主要超标项目有氟、氨氮、铁、锰和PH值、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和养殖业污染不断增加,农村饮用水源受污染日益严重;此外农村的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差,人畜粪便、垃圾没有集中处理和堆放,加上农药、化肥被大量使用,致使生活用水水质条件恶化,饮水不安全问题的情况不断增加。

    三是农村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村容村貌及卫生安全。由于中小河流流域治理力度不足,标准不高,控制水土流失能力不强,导致中小河流水环境质量变差。   如近年来龙门县境内各中小河流流域内都有大面积垦植(主要是种果木)现象,破坏了原有植被,但却没有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机制和措施恢复生态,使水环境恶化。

    切实抓好水利建设管理,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水利保障

    近年来,我市非常注重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从2001年至2005年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0.63亿元,重点实施了省人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议案工程、省人大解决贫困地区机电排灌议案工程、市人大东江水源林保护议案工程、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包括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城市防洪工程、重点江海堤围加固工程等三大项内容)、省委省政府解决农村“饮水难”工程等为重点的一大批水利工程建设,为农村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水利基础。但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要求相比,全市农村水利的基础仍然相当薄弱。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需要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的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

    制订完善农村水利规划。科学合理地制订规划是搞好农村水利建设工作的前提,也是适应税费改革、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需要。制订规划要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个中心,突出解决好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必要的情况下,乡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使之更加贴近群众发展生产的实际。规划制定之后,要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予以确定,以确保农村水利建设长远规划目标的实现。

    完善水费计收制度和水价成本补偿机制。水价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实现良性运行的核心,是水利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的供水价格体制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要按照国务院和省的有关规定,对供水水价和计收方式进行改革。具体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核定,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制定水价也要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设立一个最高限价。

    切实抓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一是完成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好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我市共有小型水库工程434宗,但大多数小型水库由于年久失修、设施老化、管理不善等问题,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给农村发展带来隐忧。从1998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部署实施省人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议案工程,我市列入计划的工程共393宗,至2007年全面完成。同时,要解决贫困地区机电排灌问题,提高我市农业的排涝、灌溉效率。二是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我市将重点开展解决农村地区14.3万人的饮水安全工作,通过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和安全工程,真正让农民群众喝上安全水、优质水、放心水。

    注重抓好农村水利生态系统建设。要加大治理水污染力度,统筹好农村水利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保障农村可持续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确保生态平衡。
    李健波 (作者单位:市水利局)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