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根本任务
 
发表时间:2006-02-20 10:05:42  来源:惠州日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对物质文明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作为根本任务。

    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致富本领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一要切实组织实施好各项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着力培养和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农民技术员、骨干农民、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队伍,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骨干力量。二要大力推进农村科普工作,增强农民致富本领。要通过创建科普示范县、镇、村、户活动,发挥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作用,广泛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使农民掌握一至两门适用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他们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三要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素质和人文素质。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文艺演出、科技宣传等各种形式和载体,加快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扩大先进文化在农村的覆盖范围,使广大农民群众分享到先进文化的成果。

    着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需要,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需要。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必须着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一要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让广大农民子弟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权利。二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建立村卫生站、配备乡村医生、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等手段,较好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要加强镇、村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影剧院、文化广场等场所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越来越高的需求。四要加快乡村道路网、乡村自来水网、乡村电网、乡村广播电视网、乡村公共电话网、乡村公共因特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学习条件。五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和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贯彻“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着力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针。加快建立城市人才对农村的支持制度,强化“城村对接”、“农商对接”、“农科对接”和“农教对接”,不仅有利于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而且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城市支持农村”这一方针。一要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程,充实和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给农村各项事业予以人才支持。二要深化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化对口支援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城市的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工作者到农村服务。三要制定并实施“新农村建设志愿指导员”制度,动员城市广大知识分子、广大学生及公务员担任“志愿指导员”,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四要制定激励政策,将高素质的人才“稳”在基层。同时,也要改善村、组基层干部待遇,不断提高他们素质,通过内强外引等方法加快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  江菊莲(作者单位:博罗县政府)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