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韶关的一家企业违法超标排放污水,导致北江流域严重污染,北江沿江城市韶关、清远、英德等多个城市的饮用水受到威胁,部分城市自来水供应一度中断。这是继东北松花江严重水污染后突发的又一起大型水污染事故,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从12月中旬起,省环保部门监测发现,北江韶关段出现了重金属镉超标现象,部分地区镉超标达近10倍。污染导致韶关市曾全天停水,英德市民上街购买桶装水以替代自来水。此后,包括广州、佛山、英德等市在内的北江流域城市先后启动应急预案以化解危机。与哈尔滨全市4天停水相比,虽然北江污染没有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但事故本身也足以促人警醒。事件表明,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保护的新课题。今年以来,一些地方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并引发重大环境污染,究其原因就是长期粗放经营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长远利益,对环境保护不重视,投入严重不足,疏于对环境污染的防范。认真吸取这两起严重水污染的教训,切实采取应对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重演,也应当成为我市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我市地处东江流域,沿江分布着不少工厂企业和其它的污染源。东江是珠三角乃至香港地区的重要供水源。东江水系地表水流经城乡的网络河段,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污染。更令人担忧的是,污染若延伸至地下水,它比大气污染和地表水污染更难发现。特别是东江水供应涉及深、港两地人口逾千万,一旦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近年来,我市西湖水不断出现富营养化,以及沿海近海岸发生赤潮,这些都是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危险信号。无论是对于日积月累的渐进式污染,还是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都是对政府管理社会应变能力的严峻考验。认真总结并吸取南北两起水污染突发事故的教训,政府各部门要统筹考虑,当务之急是加强沿江沿海工业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的环保设施建设与检查制度建设,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对达不到环保标准的企业,该整顿的整顿,该关闭的关闭。决不能留下环境安全隐患。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环境执法,严把环保评审关。对于政府主管部门来说,还要抓紧制定和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预案在关键时刻能够顺利实施。
值得关注的是对素有惠州“水缸”之称的白盆珠水库的生态保护。对于这一山清水秀的生态景区,多年来不断有投资商垂涎觊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雄鹰赛车会”到前不久有投资商提出建设“度假村”的设想,看中的都是景区(库区)诱人的开发效益。然而,白盆珠水库作为惠州乃至深、港的“水缸”,大规模的旅游项目开发必然带来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其保护得当与否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福祉,决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在这方面,冀望政府和人大都应切实负起责任,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把好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