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官”与“口”
 
发表时间:2005-09-12 09:54:29  来源:
 
    我们祖先在创造象形文字时的研发能力,有时真叫人拍案叫绝。例如在造“官”字时,就很有研究,把“官”与“口”紧密联系在一起,头上是一顶官帽,官帽下面是两个连在一起的“口”。平时人们常说“官字两个口”就是这么来的。而且官越大,“口”越多,一般的官两个“口”,“高官”则有四个“口”。

    古人为何把“官”和“口”联在一块呢?认真琢磨一下,恐怕跟当官的用嘴多有关。嘴巴最主要、最常用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吃饭,二是说话。在动用嘴巴这两大功能方面,应该说当官的比普通百姓确实是多得多的。

    先看说话。平头百姓的嘴巴虽然也要说话,但说得较少,有事就说,无事就闭上。我在单位上就曾见过这样一位同事,如不跟他打招呼的话,他可以一天不说一句话,默默地做他的工作。当官的不说话就不行了。开各种会议时,要传达上头精神,要作报告,要发言,要作“重要”讲话;布置工作要讲任务,要作指示,要下命令;工作做好了要介绍成功的经验,工作搞坏了要检讨失败的教训;新法规、新政策、新“活动”、新任务来了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参加各种学习要谈体会,谈心得,谈感想;上级领导来了要汇报,要请示,要报告;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要表态,要拍板,要表扬人,要批评人,等等。可以说当官是一刻也离不开“动嘴”的。所以选拔官员时,要考察他的口头表达能力,看其嘴巴会不会讲、讲得怎样。

    再看吃饭。老百姓的嘴巴虽然也吃饭,但吃得简单、实在,吃是为了活着,为了更好地工作,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地方,有的嘴巴有时还会“闲”着。当官的吃起饭来就名堂多了,绝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而吃。开各种会议要吃,检查评比要吃,“联络感情”要吃,办各种事情要吃;有时吃请,有时请吃;上面来人陪着吃,到了下面“深入”地吃;去吃就是“赏脸”,不吃是不给“面子”;有的一餐有两三处饭局,像歌手赶场一样转着吃;有的尽管“出门老婆有交代,要少喝酒多吃菜”,但一遇到喝不喝关系到感情“深浅”的问题时,就只好“宁可伤身体,也不伤感情”了,使吃饭成了不少官员的一种负担。

    本来,当官的讲话比普通百姓多,是很正常的事,因职责所在,有许多话不讲不行。然而,现在有的官员讲话主观武断,不从实际出发,“我说的就是真理”;有的“讲假话像真的,讲大话不红脸、讲空话还挺长的”;有的吹牛皮车大炮,事情未做先吹,做了一点则大吹,只有两成却吹成十足,把死的说成活的;有的不讲诚信,说话不算数,提出的措施不落实,作出的承诺不兑现;有的当面和背后说的不一样,台上和台下说的不一样,对上级阳奉阴违,对下属口是心非;有的要人干时是“山猪打架——光使嘴”,自己却不动,对人马列主义,对自己则是自由主义,等等,群众当然就讨厌。

    当官的因工作需要、接待需要,多吃几顿饭,群众一般也是理解的。关键是,第一,吃的标准不要太高;第二,不要铺张浪费;第三,吃纳税人的饭就要好好为纳税人办事。现在有的正相反,当官的吃一餐够工人农民吃一年;有的讲排场、摆阔气,把纳税人的钱不当钱;有的吃纳税人的饭,却不为纳税人办事,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搞“吃、拿、卡、要”,欺压百姓。这样,群众当然会不满。

    “官”与“口”是密切相联的,要从严治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就要管住官员的嘴巴,不要胡说八道,也不要乱吃乱喝。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