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撤市改区及相应的区域区划调整后,我市市区发展空间扩大了6倍,由沿江城市向沿海城市转变,在珠三角城市群中也被赋予生态型城市的定位。
建立和实行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制度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规划要配套完善,高起点。配套完善,按照新市区范围进行的总体规划正在进行,接下来的分区规划,各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都应当一鼓作气配套完善,规划基础比较好的地区的控规编制工作则可以与总规同步进行。起点要高,包含的内容要广,最主要的是抓住两条,即现代化沿海城市和生态型城市。这两条在规划中体现的程度,是评判起点高低的两把最关键的尺子。
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是城市高效率建设的重要条件。分散管理的结果,重复的、低水平的、破坏性的建设继续存在,只会对城市的发展设置更多的障碍。高水平的建设是财富,低水平的建设是包袱。今后城市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如果管理体制不顺,必将给城市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完善科学的规划管理决策程序和机制
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规划管理往往处于矛盾的交叉点,更凸显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决策程序和机制的重要。我市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形成了一整套决策程序和机制,近年来我市取得“四块金牌”的辉煌成果就是最有力的验证。面对新的发展目标,我们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在决策程序方面,重点加强公众参与,重要事项如总体规划、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大纲阶段、重大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可采用论证会和听证会制度。公众参与的程序关口前移,是避免重大决策失误的有力保证。同时又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也是提高市民社会事务参与度、增强居住城市归属感和自豪感的重要措施。在机制方面,加强专家组的组织工作和评审的规范工作,按照有关条例规定,改革规划委员会,充实专家和公众代表达到法定比例,这也是从机制上贯彻科学决策民主的重要保证。 张季成(作者单位:市规划委员会专家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