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关键、重点、基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就为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指导思想。
核心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共产党执政,就是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最广泛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
关键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当前要进一步完善干部学习培训机制,形成以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培训体系,把严格选拔、教育培养和实践锻炼等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领导水平和能力素质,形成奋发有为的领导层。
重点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必须依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形式明确党与人大、政府以及各种社会经济、文化组织的关系,使党的领导走上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基础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力,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从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作风等方面明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一表述从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作风等方面明确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
使党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这就在执政理念上回答了我们党为谁执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归根结底为了谁?服务于谁?答案只有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把我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和观察处理问题的根本原则。
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这就在执政方式上回答了怎样执政的问题。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规范党的领导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指的是,党必须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科学民主地执掌政权,实施对整个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既具体体现了我们党积极追踪人类文明进步潮流的勇气和胆识,也意味着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的重大改革。
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这就在执政作风上回答了靠什么执政的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认真解决党风方面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克服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做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