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车业是否能推广循环用水?日前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惠州市区及市郊的一些洗车行业。
惠州洗车行业采用循环水洗车者尚无一家
根据去年环卫局统计的数据表明,市区内证照手续齐全的洗车店有70多家,城郊的如陈江、水口等乡镇的洗车店就较难统计,还有那些没有正规手续的洗车店,估计也在六七十家左右。这100多家洗车店全部都是用自来水洗车,而没有一家采用循环用水洗车。
某洗车场的业主赖先生告诉记者,其实相对于一家证照齐全的洗车店来说,水费在经营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一般约占10%,占成本大头的还是场地费用。而那些不正规的或位置较为偏远的洗车场,水费所占比例就要高一些。洗车场用水的多少和企业本身的操作有很大关系。市区江北某洗车店日均洗车约50台,月用水量接近200方。赖总的洗车店就不同了,由于位于市中心区,日洗车量大概在100台左右,月用水只是在100方以内。
赖先生向记者解释道,店里的师傅洗车是否内行也与用水量有关,如他们店里的师傅,都经过专业指导,规范地按照洗车程序来进行作业,洗车时从车顶开始冲起,对车的不同部位冲洗的方式和角度也有特别规定,不会产生浪费水的现象。有些不规范的洗车店先洗车底再洗车顶,而没有利用冲车顶的水同时粗洗车底,就造成重复用水。再有店里的洗车设备上不上档次对用水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如设备好,喷射出的水压强大,冲力足够,也就节省了用水。他们店还会用洗过毛巾的水冲刷地板等,实际上属于自来水的二次利用。
由此看来,采用循环水洗车目前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惠州水资源丰富,对循环用水洗车各方有不同看法
记者在洗车店随机采访了一些前来洗车的车主。在机关单位上班的李小姐已有4年的驾龄,每周都会将自己的爱车送到洗车店来洗个澡。她认为最重要的是将车洗得干干净净,用循环水洗车的话,水干不干净就很难保证,总觉得不放心。武先生也有类似的想法,并说他在上海的表哥以前用循环水洗好的车总是有一股异味,现在也不再用循环水洗车了。
商家们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节水意识较强,赖先生仍不打算引进循环用水系统。他表示,采用洗车循环用水技术目前的不确定因素太多,风险太大。不但要考虑设备本身的价格,还有它使用时对场地、或是洗车流量的要求,能节约多少水,投资要多久才能收回成本等等。因为车行驶的路段路况多种多样,洗车的水中还会含有油污甚至是强酸或强碱等有腐蚀性的东西,在污水的净化中要使用什么材料才能保证循环水的水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政府如果能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与培训,相信大家的环保与节约意识也会加强。
社会暂不认同,目前气候还未形成
市环卫局李先生告诉记者,总体来说,因北方比南方缺水,所以南北方对采用循环用水的看法有所不同。惠州的水资源较丰富,市区现在经营服务性用水水价是每吨2.71元,这样的水价对于一般规模的洗车店来说不会造成什么成本压力,而投资循环用水设备却有较大的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商家对此不感兴趣。还有消费者对新技术的认同程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去年他们也专门组织人员到外地考察和学习新的洗车技术,学习的人回来后开设了惠州惟一的一家无水洗车店。可是这个店开张不到两个月就关门大吉了,因为光顾的客人太少,因亏损生意做不下去。同样,如果车主们对循环用水洗车的接受程度不高,也会成不了气候的。
对新事物的推广,要看当地的环境气候是否合适。既然发展循环用水洗车的时机还未成熟,有关人士认为,那就有待观望。
本报记者王照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