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我于11月16日到惠阳人民医院就诊,该门诊给我开了伤痛宁等3种药,共收费113元。但我到医院外的几家药店问了一下,这3种药的总价钱只需50来元,比之医院的药价便宜了很多。是否正规医院开出的药都要比外面药店的贵?为何会出现这种药价上的差别?
淡水读者 华女士
记者根据华女士来信所反映的问题,11月下旬至12月7日分别向市物价局、惠阳市人民医院、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有关医药公司以及几家医院外的药店进行了调查。
企业药品价格由市场调节,导致价格不同
经市物价局有关部门查对,华女士所说的伤痛宁等几种药品不属于国家定价药品,而属于企业定价药品。其价格由药品生产企业自主定价,通过市场竞争进行调节。正规医院使用的企业定价药品,一部分经过招标确定,以中标价为基准价,参考物价部门给出的中标药品临时零售价标准,按国家规定的有关招标药品的作价办法定出零售价。另一部分是医院自行采购、自行定价,如伤痛宁等就是这一种情况。物价部门有关人士说,由企业定价的药品价格是由市场需求进行调节的,医院以外的药店众多且市场竞争激烈,会争相降价。一般药店药品进价主要是与厂家进行协商,只要双方认为可行,即便利润低些,也肯低价出售。由于正规医院的药品进销要求与一般的药店不同,药品的价格也就有所不同。
11月下旬,记者曾以顾客身份向市区江北某药店了解其进货渠道,正巧有一位“XX宝”厂家代理人也来到店里。他与店主当面协商,店主就当场向他订下了一批“厂价直销”的药品。该代理人对店主说,从现在起,凡卖出一盒“XX宝”,可凭包装盒从厂家获得一定额度的奖励。后来店主告诉记者说,不用通过药品公司直接向厂家要货,或者与厂家商量好为其代销,来价比较优惠,卖出价可以比医院低,而所获利润却比医院高。
据惠阳人民医院回复说,读者华女士来信中提到的伤痛宁等几种药的药价,的确没有错计错收。之所以比外面药店贵,是因该几种药并非是国家定价的药品,医院均按规定为配送公司的供货价加15%的利润售出,并无乱计收病人药价的情况。据记者了解伤痛宁完全是由医院自行采购的企业定价药品,其零售价不属物价部门监管。这类药往往比市面价高。
药价透明度有待提高
有的患者说,招标中标是怎么回事,医院的药价是怎么来的,患者心中有不少疑点。建议医院方面多做宣传,提高透明度对争取患者支持和加强医院的管理是有利的。
虽然正规医院药品都是实行招标价售出,但在企业定价和其他渠道 进货的药品中,也有些药品比药店还便宜。患者王先生使用博乐欣胶囊,开始是由市中心人民医院开出,一盒64元。一天,他家人从外面的药店给他买了颗粒数量、包装、厂家都一样的一盒博乐欣胶囊,只花了38元。在使用的过程中他发现38元的那一盒每粒含量是12.5mg的,而64元的那盒每粒含量是25mg,如果同剂量,38乘2等于76元,反比64元的贵。而医院出售含量是12.5mg的博乐欣,每盒只要27.76元。可见,医院的药价并非全比药店贵。但这也说明:药价要提高透明度,否则医院给了患者好处,患者还以为药店药品全比医院便宜。
减少中间环节才会降低药价
市某医药有限公司人士一针见血道,医院的药品进货中间环节太多。要使医院的药价降下来,就要采取措施使药品的流通环节减少,如能达到“三点两线”(即厂家——中端销售——顾客),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这对各方都有利。 本报记者任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