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惠州日报》近期的报道,惠阳区和博罗县分别派员赴广西南宁和崇左举办现场招聘会,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纷纷与用工单位签订了用工协议书。在泛珠劳务合作越来越密切的今天,惠州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通过“走出去”举办异地招聘会等形式,既有效解决了惠州部分企业用工紧缺问题,又有力促进了泛珠地区一些城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真正实现了“双赢”。
由于多方面原因,过去我市绝大部分企业招聘工人主要通过在新闻媒体刊登广告或委托职介所招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招工制度,用工紧缺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泛珠三角劳务合作为我市解决企业用工紧缺问题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目前,我市已与13个省、区(主要是泛珠地区)20个城市建立了密切的劳务合作关系。来自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至今,我市共从这些城市成批输入劳动力240批近3.7万人,有效解决了部分企业用工紧缺问题。事实已经证明,这种有组织的、“走出去”的招工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另一方面,这些外出务工人员通过来惠州务工,既能促进泛珠地区一些城市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又能增加广大农村家庭的收入,改善经济条件。而且他们将来还可以带回去信息、技术、市场、观念、思想等无形资产。因为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是农民,他们从农村进入城市,从田间跨入车间,从农民变成工人,直接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和先进技术、管理的熏陶,观念得到了更新,思想得到了解放,素质得到了提高。他们外出时是劳动力,回去时就可能是生产力;挣回去的工资,将来就可能变成创业的资本。
从促进惠州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今后政府要做的事情仍然很多。首先,外地务工人员来到惠州后,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配合做好技能培训、跟踪管理等工作。要切实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严肃处理各种侵害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还要在坚持“自愿参与、市场主导、开放公平、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下,继续提高劳务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努力完善跨省、区的劳动力供求信息发布机制,促进劳务合作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组织化发展。 (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