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惠州第三届国际数码节带着扩大合作与交流、谋求新发展的丰硕成果圆满落幕,数码之都又添浓墨重彩。国际数码节期间,合作发展、自主创新、做大做强数码产业成了人们挂在嘴边的“关键词”。国际数码节透出的种种信息表明,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需要在加强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做大做强上做大文章。
优势互补、携手合作可以加快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这已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实践所证明。国际数码节举办首日,我市便签约21个项目,投资总额达4亿美元,充分显示了我市依托国际数码节这个载体,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度,与国内外客商携手合作,加快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步伐,打造更加强大繁荣的数码之都的坚定信心。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有“底气”。在展馆里我们可以看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参展企业的展品大都十分抢眼,惹人喜爱,如索尼的机器狗、IBM的商用电脑、TCL的超薄等离子电视机等,这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很高。这些企业十分重视自主创新,舍得投入,如惠普公司每年用于科技研发的投入达40亿美元,IBM公司年专利申请量达3000多件,TCL集团去年的专利申请量达451件。近年来,随着企业实力的壮大,我市电子信息企业自主创新及知识产权意识日益增强,去年专利申请数量达520件,为历年最高,但与IBM、索尼等世界级企业比较仍有很大差距。从很大程度上说,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市电子信息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在这一点上,应向TCL看齐,致力于自主创新,大举进军核心技术领域,把企业办成“百年老店”。
风大凭借力,帆大好行船。把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这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看来,一个城市做大做强有市场优势的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其产业集聚优势,不仅可以节省发展成本,而且容易收到事半功倍、快速发展的效果。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外资、国有、民资一齐上的良好发展格局,并构建起了以TCL、德赛、华阳、侨兴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体系。第三届国际数码节的成功举办,扩大了惠州作为数码之都的影响,为我市进一步利用国际数码节效应做强做大数码产业营造良好氛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