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共产党员必须在认识、发展和实践中保持先进性。 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在认识上保持先进性 作为党的成员,必须认真学习和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在思想认识上保持先进性。我们共产党员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境界,掌握先进文化,提高自身素质,在净化思想、更新观念上领先于社会,领先于群众。同时,只有在实现与社会价值趋同并引领社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即在为人民服务中、在参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得到升华,才能代表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体现和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群众观上保持先进性。惠城区采取由农村党员每人挂钩3至5户农户的做法,让全区广大农村党员有针对性地联系带动全区的农户,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具体细化到每位党员的具体言行和联系村务工作中,探索出一套较为具体、操作性强的农村党员管理制度———农村党员联系村务、联系群众工作责任制,创出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经验。责任制具体规定了农村党员联系村务、联系群众工作的八大任务及自身建设的四项要求。同时,我们将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做到“有责任,有检查,有督促,有考核,有评比,有奖励”。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村党员的先进性有了具体的载体,各项村务工作能更好地落实,党员的党性和先进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把握发展规律,在发展中保持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发展变化的,而发展又是变化的高级阶段。党在革命战争和和平建设年代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但总是从低级向高级推进,取得了辉煌成就,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发展史。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共产党员应当在发展中保持先进性。目前,我们正在经历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利益冲突、贫富差别、生态失衡等等具体的内部矛盾不可避免,有的甚至纳入到我们的工作中。我区共产党员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结合本职工作,研究和分析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力寻找规律和促进发展的办法。比如,我市区域调整后,我们要多思考和探索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办法,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还必须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和庸碌无为的工作态度,克服华而不实、浮躁飘渺、蜻蜓点水和浮光掠影的工作作风,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处世哲学,在掌握实情、见诸行动、讲究实效上下功夫,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去追求工作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
勇于探索,在实践中保持先进性
毛泽东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正确的实践是先进理论的源泉,而先进理论的指导又为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进步。共产党员就是要注重实践,敢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在实践中保持先进性。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着前无古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这一过程需要我们共产党员在艰苦奋斗中带好头。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新问题、新规律和新方法在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探索。那种崇尚空谈、浮躁激进的工作方法,不是一个共产党员所应有的。我们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向实践要营养、向群众讨智慧,才能提高自己,进而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重任。当前,一些企业、一些职工、一些农民遇到了暂时的困难,迫切需要党的关怀和社会的帮助。共产党员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先进分子,应当克服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和麻木不仁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知群众之冷暖,解百姓之忧愁,勤勤恳恳为基层搞好服务,从工作作风的转变中,让老百姓去感觉党的亲切和伟大。 李选民 (作者单位:惠城区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