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从严治吏 狠刹“官赌”
 
发表时间:2005-01-19 09:12:01  来源:惠州日报
 
    近年来,领导干部参与赌博的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官赌”便是社会上对这一现象的讽称。领导干部参与赌博是党纪国法所不能容许的,要采取有力措施,重典治吏,狠刹这股歪风。
 
    现实警示:“官赌”之害猛于虎
 
    目前,“官赌”之风,大有蔓延之势,令人触目惊心:从身份看,过去企业单位老总居多,现在党政领导、甚至于抓赌的政法机关领导也有参与。过去一般干部居多,现在有高级干部甚至是省部级领导干部也参赌;从赌资数量看,过去是成千上万,现在发展到一掷千金,有的一注几十万、上百万,有的更是动用上亿资金进行豪赌;从赌资来源看,过去用私款赌居多,现在发展到挪用公款或疯狂受贿或贪污赃款去赌;从赌博发生时间看,过去多以业余时间赌居多,现在有的竟然上班时间甚至在党校学习期间也敢赌;从赌博场所看,过去在酒楼、宾馆、茶庄开房聚赌居多,现在有的甚至在办公室里赌,个别人从内地赌到香港、澳门,甚至外国的拉斯维加斯……此风不刹,后患无穷。

  “官赌”之害猛于虎。它既吞噬了金钱,又吞噬了不少干部。它使许多干部身败名裂,使许多家庭支离破碎,使许多企业破产下马,使许多国有资产付之东流,甚至使个别干部因赌“卖身”,成为敌对势力情报部门的“猎物”,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重大损失;可以说,它赌掉的不仅是金钱,而且还有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赌散了干部队伍,赌掉了民心,赌坏了共产党干部的形象,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虽然参与赌博的干部是少数,但其危害之烈,影响之大,不容忽视。刹住“官赌”歪风已经刻不容缓。
 
    根源追溯:引发“官赌”原因何在
 
    寻根溯源,“官赌”之风之所以蔓延,既有个人方面的原因,也有组织方面的原因;既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个人思想方面的原因。一是宗旨意识淡薄。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不强,官本位意识严重,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作金科玉律,把手中职权当成谋私工具,大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为人民服务”物化成“为人民币服务”,将赌博作为敛财的手段之一;二是理想信念滑坡。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一些领导参与赌博,大多数是理想信念动摇,对党和社会主义前途产生怀疑、丧失信心,党性、公心泯灭,不求进取、贪图享乐,在赌博中寻求刺激。三是价值观念扭曲。由于受到西方价值观和封建遗毒的影响,有些领导干部认为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在外部诱因的刺激之下,容易走上赌博犯罪不归路。

  组织方面的原因。从暴露出来的案件看,有些干部“八小时之内”是循规蹈矩、一本正经;“八小时之外”违法乱纪、沉迷赌博。党组织对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往往注重“八小时之内”,而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的表现,成了干部监督管理的盲区和空白地带。组织上对干部个人的兴趣爱好、业余生活往往了解不多不真不实,导致一些干部“台上喊禁赌、台下搞大赌”,工作日在抓赌,周六周日到澳门参赌。
 
    制度方面的原因。首先,财经制度把关不严。有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能够轻易挪用巨款进行豪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经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执行不力。许多单位违反财经制度,私设小钱柜,领导干部调动资金就如囊中取物,或者单位财经制度不健全,存在漏洞,让一些心术不正的干部钻了空子,或者是一把手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一支笔”,监督制度成了一纸空文。其次,行政审批制度不健全。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好赌、敢赌、有钱赌,并不是赌技过人,而是有权谋钱。干部赢老板、老板赢利益,输了的“心甘情愿”,赢了的“心安理得”,把赌博行为当成了权钱交易的形式。有些人以权谋钱,再用钱去赌钱,越赌越大,不能自拔。再次,选人用人制度不完善。目前,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监督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些配套制度措施也尚未落实完善。茶余饭后设局打打麻将成了一些人取悦上级领导的“感情投资”方式。
 
    社会方面的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人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生活追求也从追求温饱向享乐、享受型转变,广大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也越来越多。在赌博风气的影响之下,一些干部如果站不稳立场,分不清黑白,守不住思想防线和道德底线,就容易成为赌博的“俘虏”。
 
    文化历史方面的原因。赌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源远流长。国人好赌,也是自古而然。先秦时期,便有“博奕”。到了秦汉时期,赌博种类逐渐增多。明清时期,赌博猖獗,“马吊”(麻将的雏形)开始出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赌术如跑马、轮盘等新法输入,又让国人眼界大开。当代的赌博种类繁多,花样翻新,十分诱人。在接受历史文化熏陶的同时,领导干部如果不注意自身修养,就容易受赌博恶习的影响,滋长以赌为乐的病态心理。当个人思想防线松懈、制度管理松弛、组织监督缺位时,一旦受到外部环境的诱惑和刺激,这种赌文化心理往往就很容易激活,从而走上赌博之路。
 
    标本兼治:多管齐下刹“官赌”
 
   “官赌”作为官场之病、社会之痛,虽然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危害极大。它是侵蚀我党健康肌体的“毒瘤”,是涣散党心民心的“迷魂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绊脚石”,必须用“重典”,下“猛药”,出“实招”,采用“防、堵、卡、疏”等有力手段,标本兼治、多管齐下。
 
    以德防“赌”,筑牢思想防线,使领导干部不想赌。做官德为先。良好的官德,是拒赌、防赌的最佳屏障。要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恪尽职守、勤勉敬业、干净干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文明健康地生活。要加大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和舆论宣传力度,营造不想赌博、远离赌博和抵制赌博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章堵“赌”,截断赌资源头,使领导干部不能赌。有章不依或无章可依是滋生“官赌”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严格按章办事,是截断赌资源头,让想赌、好赌干部赌不起、不能赌的有效途径。要全面清理党政机关的小钱柜,实行“收支两条线”和“阳光工资”;要严格财经纪律,加强对大额度资金的调控和监督;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挪用公款进行赌博的,要追究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要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的现象,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杜绝权钱交易的现象。
 
    以纪卡“赌”,形成监督氛围,使领导干部不敢赌。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强化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和组织监督,加大打击“官赌”力度,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和威慑力。一是强化专门监督。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与公安机关紧密合作,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的检查巡视。对赌博犯罪行为要保持扫荡打击的高压态势,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绝不姑息。要加大查处力度,发现领导干部参与赌博的,一律给予免职,严重的按党纪国法查处,同时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披露。二是强化社会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有没有参赌、好不好赌博,群众最有发言权。要建立举报揭发制度,向社会公布禁赌举报电话、举报电子邮箱,鼓励群众举报揭发“官赌”行为。对经查证属实的,要给予举报人适当的奖励。三是强化组织监督。组织部门既要加强干部“八小时之内”的管理监督,又要加强“八小时之外”的管理监督,使领导权利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那里。尤其是选拔任用干部时,要充实考察内容,延伸考察范围,不仅要考察干部的“工作圈”,还要考察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使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表现与个人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让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同时,要加强出入境管理,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出国出境,必须经过主管领导的严格审批,堵塞到境外赌博的漏洞。
 
    以疏去“赌”,倡导健康文明精神生活,使领导干部不愿赌。根除“官赌”现象,除了在思想上、制度上进行围追堵截、穷追猛打之外,还必须加强正面疏导,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领导干部不愿赌、不沾赌。“官赌”现象,从某种角度上讲,与领导干部的文化生活低俗粗鄙、精神生活平庸空虚、业余生活单调乏味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举建设先进文化的大旗,高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旋律,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扫荡庸俗文化和糟粕文化,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诸如开展读书活动、音乐欣赏、体育锻炼、旅游登山等活动,让先进文化占领导干部的生活空间,让领导干部远离赌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陈训廷(作者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