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春节移风易俗乃大势所趋
 
发表时间:2007-02-28 09:28:17  来源:惠州日报
 
    春节期间,浏览诸报,知识界热议“春节文化”的高论与妙文很多,《光明日报》2月16日特辟专版,刊登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专家陈竟教授和他的学生纵论春节文化的言论和文章。陈竟教授大声疾呼:“传统的年俗文化越来越消退,中国应当尽快启动春节申遗工程。”几位青年才俊也发表了精辟的见解。笔者对于陈竟教授关于“春节申遗”的呼吁,十分赞成;对于他的高徒们关于“找回春节失落的灵魂”等精辟的见解也表示钦佩。

    百节“年”为首。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众多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最具民族特色与广泛影响的,莫过于春节了。追根溯源,她起源于远古原始社会的“腊祭”,传说那时每逢腊尽春来,人们便杀猪宰羊,祭祀祖先和老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迎新),免祸免灾(除灾)。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羽装饰,又喝又跳,热闹非凡。夏朝建立,此习俗便流传下来。此后无论“过年”的形式如何千变万化,但“迎新”与“除灾”这两大文化内涵,却万变不离其宗。中国长达几千年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社会是其牢固不变的基础。现在,人们看到过年发生“变化”,甚至变得“面目全非”,最主要的还是指她的形式或者说载体,而“迎新”与“除灾”的内涵,则仍有所保留。

    但笔者认为,尽管具有超稳定性、深深植根于老百姓心灵而富有生命力的年俗文化,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形式(或曰“载体”)的变化是量变,内涵的扬弃与创新是质变。如果不去深入开发传统春节文化真、善、美、精的内涵,使之顺应现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现代老百姓思想观念的丰富性,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的多元性,而在传统过年形式方面“流连忘返”,那么即使“申遗”成功,传统的年俗文化也逃脱不了在现代社会强烈的冲击面前,逐步淡化以至消解的命运。

    譬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放爆竹庆贺春节的习俗,在中国历时2000多年,城市至今仍有余绪,农村则其势未衰。但“爆竹”问世后,每个朝代都有变化。远古“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所以称为“爆竹”。到了宋代,爆竹使用火药,便改为纸制。纸制爆竹走到尽头,不但不能驱病消灾,驱除恶鬼,反而因为保管不善,或燃放欠妥,造成了数不清的流血伤人的灾难。

    再如,拜年也是春节的传统文化样式之一。辛亥革命后,叩首的方式大抵已遭摒弃。登门道贺早在旧时就有改革,士大夫改用名帖相互道贺。近几年,团拜、电话拜年亦已被手机短信拜年逐渐取代。在家团圆围坐火锅吃“年夜饭”,也受到酒店、餐馆承揽“年夜饭”的强势挑战!

    诞生于农耕社会的年俗文化,其实一直在变,只是改革开放前变化的速度不快,规模也小,不大为人们所察觉,因为产生传统年俗文化的经济基础以及建立在基础之上的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念没有产生本质的变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们(至少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已经进入了现代化工业文明社会与高科技普及的阶段,传统春节特有的文化内涵抵挡不住一些人浮躁与逐利心态的冲击,因此其传承的载体,也不断受到严峻的挑战,而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弱势状态。传统年俗文化的淡漠和消解,大抵已是大势所趋。

    陈竟教授的学生,想找回春节“失落的灵魂”,想找回失落已久的精神家园。这个愿望诚然美好,但一周左右的春节假期承担不了恢复精神家园这个时代重任。节日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形态,必须在经济、政治、精神、社会文明的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同步建设,才能见到成效。春节文化的内涵与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已经到了必须正视的时候了!
 
不合格奶粉仍在销售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