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报记者就龙门农民画艺术和产业发展等话题与画家代表陈权枢和王汉池进行了对话。
民营企业将进入龙门农民画产业
记者(以下简称记):目前龙门农民画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
陈权枢(以下简称陈):省、市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给龙门农民画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现在我每天都忙到凌晨3点钟后才睡觉,早上8点多起床。都是在忙画画,龙门农民画供不应求。资金投入、人才梯队建设上去后,龙门农民画会有大发展。
王汉池(以下简称王):龙门县委、县政府提出龙门农民画要走产业化道路,我觉得这是对的,关键在于资金投入。资金投入不可能靠政府,我想未来一两年内会有不少民营企业进入龙门农民画产业。
先创作以普及为主的画作
记:从画家角度讲,该怎样发展农民画艺术?
陈:龙门农民画要走产业化、商品化道路,必须要被大众接受,应该先创作以普及为主的画作,让人们普遍接受农民画,其次才是创作艺术精品。
王:龙门农民画要像一般商品那样,在包装、营销等方面下工夫。我认为,获得更多的奖项才能使龙门农民画艺术获得权威认同。
画师要多研究民俗和艺术
记:农民画商品化,是否会使其风格异化?
陈:应该不会。龙门农民画跟别的画乡作品不同,他们的作品都是直接平涂线绘的,龙门农民画很精致,吸收了不少油画、水墨画等技法。不过从最近接到的订单来看,小画多是用作礼品,大画通常是做生意的人购买,生意人都特别喜欢色彩大红大黄的、“好意头”的,要求精细。这样可能会误导学徒们,以为这才是最成功的画。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画师的艺术指导,多画有内涵、有故事性的画,以商业养艺术。
王:画师们要多研究民俗,多研究艺术,不能被市场误导。
高档画作不能人参当萝卜卖
记:怎样看待龙门农民画产品线?
陈:龙门农民画要走高中低档并举的路线,低价位的画重在普及、占领市场,高档次的画是画家的代表作,不能随便卖和复制,要坚决走高价位,不能毁招牌。
王:高档画作不能人参当萝卜卖。龙门农民画的高档路线还是以艺术画作精品为主,但是低档次画作是为了创制、销售龙门农民画的主题产品、旅游纪念品。像龙门农民画T恤,很多游客都喜欢。《惠州日报》报道后,T恤和手袋一下子脱销了。我们现在正打算重做一批。 本报记者刘耀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