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 象 市区一些公共场所偶见流浪狗
从7月初开始,记者就开始留意流浪狗市区乱窜的情况。
7月3日上午8时,在市区鹅岭西路,一条黑毛狗和一条黄毛狗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随处走动。此时狗车同行,隐患重重。7月15日下午,市区上排刘屋山有1条狗在小区外面窜来窜去,行人看见都“礼让”三分,生怕被咬伤。7月16日傍晚,市区江北21号小区旁的马路人行道上走来1条狗,行人纷纷躲避。一位在这里生活了10多年的老大爷说,很多外来人员在此租房住,近几年,这里养的狗多了,种类也多,流浪野狗也多起来。
对于出现在市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流浪狗,行人和车主多有怨言。
危 害 流浪狗成狂犬病隐患
市民苏有伟说,他每天有早起跑步的习惯,每天在下埔滨江公园附近跑步的时候就能看到一些流浪狗到处转悠。最可气就是最近一天早上,他差点被一条流浪狗咬了,当时他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最令人担忧的莫过于流浪狗可能传播狂犬病。据有关部门透露,市区的狗只有逐渐增多趋势,而自觉为狗打防病疫苗的狗主人却不多,流浪狗带来的狂犬病隐患就更大。去年的六七月份,博罗县就有2人死于狂犬病,2004年惠东发生一宗3口之家遭“毒犬灭门”的惨剧。市兽医卫生防疫检疫站邹副站长说,必须对每只狗都强制性注射狂犬疫苗,这不但是对狗负责,也是对市民的健康负责。因为狂犬病的潜伏期很长,目前还没有理想的特效药,一旦发作将难以治疗,死亡率很高。但是对于那些无人管理的流浪狗,为它们注射狂犬病疫苗很困难,它们的危害性也就更大。
管 理 捕杀流浪狗是一项长期工作
2001年,惠州市就发出了《惠州市政府关于市区禁养犬只的通告》(下称《通告》),《通告》对市区养狗进行了严格规定,市区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禁养区,而在禁养区内申请养狗的犬主必须符合的条件是:一、在本市投资经商办企业的外国人、华侨侨眷、港、澳、台同胞,持有回乡证、护照的港、澳、台同胞及华侨侨眷;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三、有独立的单元住房或房屋;四、所养犬只必须是躯干长度少于60厘米,躯体高度少于40厘米的玩赏犬。养犬必须同时符合以上4个条件,对于符合条件的狗,主人也应对准养犬实行圈养或拴养,禁止放犬出户外或携犬出入公共场所。
根据该《通告》精神,市城监支队及各大队、各镇(办事处)、居(村)民委员会及所在派出所要经常组织队伍捕杀流浪狗只。市城管办行政秘书科林小龙表示,根据《城市容貌标准》的有关规定,城市卫生及监管部门可以对市区内违规养狗的狗主责令其限期处理或者可以没收,并可以罚款。林小龙说,市城管各相关部门每年秋冬到来之际都会进行捕杀流浪狗只行动,打击捕杀流浪狗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本报记者叶玉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