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民情关注
 
去年我市碘盐合格率仅为77.23%
 
发表时间:2006-02-22 11:05:11  来源:
 
    去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卫生监测科对我市居民碘盐监测结果显示,全市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三项指标明显偏低。

    据监测,去年我市碘盐合格率为77.23%,非碘盐率为14.61%,碘盐覆盖率为85.3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65.95%。

    假冒伪劣私盐冲击食盐市场

    导致全市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三项指标明显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卫生监测科科长、副主任医师何慧芬说,监测过程中发现,工厂食堂和学校食堂食用非碘盐、不合格碘盐的情况较为突出。市经贸局盐业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高峰告诉记者,去年我市开展食盐市场专项检查发现,假冒伪劣私盐冲击我市食盐市场的情况仍较严重。除学校、工厂以外,宾馆、酒楼、大排档等群体性餐饮单位未按规定使用合格碘盐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去年市盐业市场执法分队检查宾馆酒楼17家,工厂食堂120家,学校食堂99家,工业用盐62家,集贸市场935个(次),加工仓库7间,店档13834间,共查获私盐204吨(其中假冒小包装碘盐7.9吨),立案81宗,结案79宗。

    边远地区普及加碘盐困难

    市经贸局盐业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高峰告诉记者,目前我市普及加碘盐存在一定的困难,普及碘盐难点主要在离城区较远的边缘地区。许多老百姓对碘盐了解不多,给私盐商贩违法销售私盐、不合格碘盐、非碘盐提供了市场。山区老百姓长期食用的食盐远远达不到卫生标准,是我市防治碘盐缺乏病的绊脚石。例如在惠城区居民的食用盐中,有近3成是没有加碘的,其中芦洲、沥林、矮陂3个镇的非碘盐所占比率大,占59.41%,影响了整个惠城区碘缺乏病的防治。

    加大盐政执法力度

    据介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市盐业市场执法分队等执法部门采取边检查、边宣传、边教育等多管齐下的方法,每年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5·15”防治碘缺乏危害活动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时间举办大型的宣传活动,多次开展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日,为了严厉打击私盐交易,防止非食用盐、非碘盐和不合格碘盐流入食盐市场,市政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形成执法合力,加大盐政执法力度,继续整顿和规范盐业市场秩序,对盐业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非法行为予以打击、彻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报记者王开尧
 
    按照国家标准,如果每人每天食用5-15克食盐,每天即可获得100-300微克的碘,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

碘盐食用常识
 
    碘摄入量不足有害身体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卫生监测科科长、副主任医师何慧芬告诉记者,碘摄入量不足会导致一系列危害。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两种典型表现外,最主要的是缺碘会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的迟滞或永久性障碍,造成病区人口的智能损害。同时,缺碘也可导致不孕症、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

    购买加碘盐注意两方面

    市经贸局盐业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说,购买碘盐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购买碘盐要在盐业部门设立的批发点、供销社转批点、大商场、超市和持有食盐批发许可证、零售许可证的店铺购买。第二、要看外包装两边是否平整,没有锯齿折合线;另有产品标准号:DB44/117-2001、DB44/118-2001,并注明生产日期,袋背面有条形码。复合袋内贴有“食碘盐”、“粤盐专营”、“中国盐业”字样的防伪标识。

    食用碘盐有技巧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卫生监测科科长、副主任医师何慧芬向记者介绍了科学食用碘盐的方法:在炒菜、做汤时要在出锅时再放盐;不用碘盐爆锅,避免高温;还要避免加醋或酸味菜,防碘遇酸易破坏和分解。据介绍,菜炒熟时才放碘盐,碘的利用率达90%,炒菜时不加醋或酸味菜,碘的利用率可达80%,使用植物油时,碘的利用率可达80%,反之,碘的使用率将降低。 (王开尧)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