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任己章 通讯员黄 辉)从8月29日开始,我市工商部门在全市范围流通领域开展对冰糖、白砂糖、赤砂糖、方糖等食用糖质量监测工作。
据介绍,今年第二季度,省工商局对全省流通领域的食用糖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检食用糖56批次,合格率仅为46.4%,如果剔除纯标签不合格,内在质量合格率为66.1%。特别是冰糖质量合格率最低,二氧化硫含量超标现象比较突出。这一情况已引起了省政府领导的关注。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流通领域食用糖质量监管,省工商局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变流通领域食用糖质量合格率偏低的现状。
8月29日,市工商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工商所立即开展对本辖区销售单位经营的冰糖、白砂糖、赤砂糖、方糖等食用糖质量的监测工作,及时公布监测结果,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促进生产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三无”食用糖要立即查扣,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对于质量监测中发现的不合格食用糖要及时采取退市措施,通知本辖区经销单位下架并退回生产企业,经再检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