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原树
在近日举行的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上,审议了市审计局长罗伟谊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我市2005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的报告。从全市国土系统、仲恺高新区、数码工业园的财务收支、以及部分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情况看,对土地资产的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土地盘整补偿漏洞大。有的以虚假合同、协议和收据作为补偿依据,多列债务、工程投入补偿款等,骗取补偿资金。有的职能部门对政府划拨用地盘整补偿事项审核不严,对不实甚至弄虚作假的补偿申报材料缺乏认真审核把关。有的县、区土地盘整补偿定价机制不健全。因而造成补偿资金“水分”不少。
二是违规减免土地出让金。一些县、区不同程度存在违规减免土地出让金现象,这次3个县区共查出违规减免出让金3744.88万元。此外,欠缴各级财政地价款、征地款、土地垦复金、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出让价款等收入合计8239.38万元。
三是部分业务档案资料缺失。一些土地盘整项目档案中,部分重要补偿依据资料缺失,补偿真实性无法确认。有些县、区无登记台账,缴交税费和出让金的资料不全,受让方是否存在迟交、不交或免交税费或出让金的情况,业务部门难于掌握。
四是对土地资产的管理不规范。有的土地资产未按规定入账,形成账外资产。有的确定土地出让价格无相关的定价和约束机制,存在定价标准不一现象。有的企业花钱购买土地,却未取得确定的土地或未办理有效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有的违规进行产权交易,造成土地资产损失。
长期以来,人们对已进到财政账上的“真金白银”往往比较关注,对政府的“钱袋子”盯得较紧,每年的“人代会”对当年的财政预算和上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要进行审议,还授权人大常委会对每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议。然而,对政府的另一个“钱袋子”——土地资产却盯得不紧。如不进行审计的话,对上述漏洞还不得而知,更不知道还要使财政的钱白白地流失多少。其实,土地是政府和企业极其重要的资源和资产,一出手便是钱。我们同样必须加强对土地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首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坚决进行整改。审计就如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发现了问题就要对症下药进行治疗。因此,对已经查出的虚报冒领的土地盘整补偿款、违规减免或少收的土地出让金、欠缴各级财政的地价款、征地款、土地垦复金等等,要坚决追回,怎么吃下去的就怎么吐出来,不搞下不为例。
其次,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作为一个单位的“负责人”,就要对本单位的问题负责。作为某项工作的经办者,也要对所办的事情负责。对以虚假合同、协议和收款收据骗取土地盘整补偿资金者,对不实甚至弄虚作假的补偿申报材料不认真审核把关者,随意批准减免或少收土地出让金者,以及违规出让土地造成资产损失者等责任人,违反纪律的要给予纪律处分,触犯法律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要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审计发现,有些漏洞是由于管理工作中的有关程序不完善、某些制度不健全造成的。比如,土地盘整补偿的审核把关等工作就未建立相应规范的程序。今后,除有关部门要根据审计意见建章立制,加强内部管理外,要尽快制定我市土地盘整工作规范,严格实行审计及评估中介机构委托、对中介机构审计及评估结果的审查确认、严格补偿依据、以及补偿方案初审等制度,切实防止补偿资金的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