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社会需要更多学者走出象牙塔
 
发表时间:2006-05-31 09:41:01  来源:
 
钟鸣
 

    “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这是过去的读书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不过,最近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的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学者易中天却打破了这一“经验之谈”,他的“品三国”颇受老少观众的喜爱。

    易中天的“品三国”笔者也看过几场,确实幽默、风趣,扣人心弦,比如在谈到古代谋士时,他说,“就像现在的什么策划大师啊,什么点子公司啊”,“我被你雇用了,忠心耿耿给你谋划,如果我的主意你不听,Byebye,我换一个老板。”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易中天如此受欢迎?依笔者之见,那是因为广大观众和易中天一起品完三国之后,有所得,有所悟:有人从中看到了人生哲学、用人之道,有人从中看到了为官之道、管理之道。

    确实,一部《三国》,包罗万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易中天的“品三国”则以《三国》为蓝本,融入了《三国志》等正史成分,剔除了其中的封建糟粕,更兼以现代视角、平民立场,肯定能使一些观众受到启发、得到教益。毫无疑问,这样的讲座,在道德正在滑坡、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更进一步,走出象牙塔的易中天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公共知识分子对社会建设的贡献。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学者、教授和其他科研工作者,工作愈来愈专业化、书斋化,有的甚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的价值只体现在发表了几篇专业论文,出版了几本学术专著。这其中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缺少人文关怀和学以济世意识则是主要原因。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变革时期,社会各阶层的人文素质需要提升,我们需要更多像易中天那样的学者、教授和科研工作者,跨越自己的专业领域,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里建构自己的学术,获得更大的价值和意义,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