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努力,罗浮山旅游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水平,成为博罗县乃至全市旅游业的龙头,影响力、知名度和品牌效益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创旅游发展新优势,打响“岭南第一山”品牌,是我们今后重点工作之一。
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构筑罗浮山旅游业制高点
近年来,罗浮山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到“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和惠州打造“百里生态旅游长廊”的大旅游发展架构。罗浮山旅游大道、罗浮山嘉宝田乡村俱乐部等一批旅游及基础设施的相继建成,罗浮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金牌”的成功摘取,国家级《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的完成,为罗浮山为罗浮山下来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使罗浮山旅游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当前,我们一定要以更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着力解决好罗浮山旅游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开放程度不高、旅游精品不多、品牌效应不大、运行机制不灵等问题,全力促进罗浮山旅游业发展。
要以《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成果作为新的起点,构筑旅游业发展蓝图,以把罗浮山打造成为全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胜地为目标;以“资源大整合、景区大建设、产业大发展、品牌大推介”为重点,把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开发,旅游环境开发,旅游文化开发充分结合起来,构筑罗浮山旅游制高点,应重点突破4个方面:一是以《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为契机,提高开放程度,创新和构建与国家接轨的旅游发展机制和管理机制;二是集中力量打响“岭南第一山”品牌,包括建设和培育代表罗浮山品牌的具有特色和规模的旅游景点,培育和打造3至5个具有国家级水平的旅游景区精品,积极开发适应市场、游客参与性强的休闲度假新品种;三是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度假接待和服务的能力;四是抓好市场推介,把握“珠三角”,拓展港澳地区,延伸东南亚。以体现“岭南第一山”特色打造的旅游品牌,增强罗浮山旅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
以人为本、协调联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道路
全力推进“景区联动”和“龙头带动”战略,以罗浮山自然山水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区位优势和宗教文化为依托,着力打造罗浮山的“自然生态”、“宗教文化”、“养生休闲”和“生命力热线”体育旅游等特色品牌。高起点开发,走资源节约、生态平衡、集约发展的道路。
整合旅游资源,做强特色旅游产业。坚持“统筹发展、布局优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原则,对罗浮山各景区景点以及周边各景点资源进行充分合理地整合,构筑“一个板块”,打造“四大特色游”的大罗浮旅游格局。即以朱明洞景区为中心,以五大功能景区为支撑,构筑罗浮山核心旅游板块;以冲虚古观、黄龙观、华首台、酥醪观、九天观、延祥寺等古寺庙为依托,打造宗教文化游;以万亩连片优质水果基地、福田道姑田景区、显岗澜石景区为依托,打造休闲生态游;以历史名人古迹为依托,打造人文考古游;以罗浮山嘉宝田水疗馆、重阳登高节、养生旅游节为依托,打造养生保健游。
推进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联动,完善旅游产业要素。通过合力兴旅的联动发展,积极促进文旅结合、体旅结合、商旅结合。在“食、住、行、游、购、娱”旅游6要素中要重点发展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和旅游文化娱乐。弘扬罗浮山餐饮特色,培育具有罗浮山特色的“餐饮文化”。在景区建设规划和布局中,建好罗浮山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办好旅游特色商品一条街和旅游餐饮特色街,增强旅游功能,全面提升景区的规模、档次和水平。
推进改革创新,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精心组织实施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建立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加强旅游教育和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旅游管理队伍和从业人员队伍,特别是导游队伍的工作能力、专业技能、服务水平和道德素质。全面规范旅游购物市场,规范旅游企业行为,规范导游员行为,整顿治理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维护罗浮山对外形象。 (作者单位:博罗县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