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从“两馆”落户惠州学院说起
 
发表时间:2005-11-14 09:59:27  来源:
 
    乘全国“十运会”的东风,我市第二届运动会各项目正在热赛中。这是我市为迎接2010年省第13届运动会在我市举办的一首前奏曲,一次备战训练,一种综合检阅。同时,新的体育场馆建设正在启动。在未来4年里,一批新的体育场馆将使我市的体育设施更趋完善。

    为举办各类型的运动会而兴建大批体育场馆,是时下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做法。但是,运动会后对场馆的有效使用、维护管理就因地而异、差强人意了。综观世界各地举办各类运动会,常有兴建场馆时出手不凡、竞相攀比,会后门庭冷落、维护费拮据的现象。2004年雅典奥运会风光一时,却让希腊政府要背好几年的债;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历届奥运会办得较好的,但容纳12万人的主场馆却因昂贵的管理费用而不得不拆去4万座位;作为全国“九运会”的主场馆,有9万座位的广州奥林匹克中心会后在经营上也面临一定的困难——不少事例告诉我们:体育场馆“建时容易养时难”,如何有效地利用、维护是当今国际社会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对一个城市来说,新建一批体育场馆,既能满足各类运动会比赛的需要,也能满足群众活动的需求,体育设施多了标志性的建筑,城市多了亮丽的风景线,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其建设成本是否过高,观众容量是否太大,规划布局是否合理,维护费用如何筹措?对这些问题,主办者应周密考虑、科学论证、慎重决策。近闻,为迎接省运动会在我市举行,规划在市区新建5个体育场馆,其中将两个馆落户在惠州学院,不禁为之击掌叫好。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决策,是深得人心之善举。它既解决了省运会比赛之需,又满足了惠州学院日常之用;既节约了土地,实行了资源共享,又使今后场馆的使用、维护、管理更有保障。这可谓是一举多得,实事实办。去年,29届奥运会组委会专门发布《关于节俭办奥运的若干规定》,明确要求在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中,既要力争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又要贯彻节俭办奥运的方针。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工程设计方案已优化调整,原设计方案中的开启屋顶被取消,压缩了工程造价。这充分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头践行节俭办事,反对浪费的思想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政府工程更应强化科学的审核,加大对地方财政支出项目的监管力度,严格土地、资金等管理,把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到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刀刃上去,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从而避免因“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所带来的浪费。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