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2日是第十三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的纪念主题是“生命之水”;3月22日至28日是第十八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它不仅是农业和农村的命脉,也是工业和城市的命脉,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它与石油、粮食一起,已被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为我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当今世界出现的水资源短缺危机,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我市,自2002年至今,遭遇了连续三年的严重干旱,全市水资源量逐年锐减,从2002年的108亿立方米,降到2003年的85亿立方米,而2004年更是减少到只有约70亿立方米,是正常年份水资源量127亿立方米的55%。去年冬天,因江河水位下降,市区自来水厂、惠阳自来水厂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取水困难,被迫采取堵江拦水等临时措施;在我市的广大农村地区,还有14.3万人面临饮水困难问题,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在惠阳城区,因淡水河污染严重、水质恶化,而不得不跨地区到西枝江进行长距离引水。种种事实表明,那种认为我市有大江大河、水资源取之不尽的认识是十分片面的,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必将日趋突出,这应引起全市上下的高度重视。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为此,要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强化水资源管理工作。要把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依法治水的方针,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制度;大力宣传水法规,宣传水的知识,提高公众的水安全意识,倡导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良好社会风尚。
制订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科学规划。贯彻人水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对水问题坚持全面规划,统筹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等各种用水需求,重视和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通过规划来引导经济建设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作出合理布局,推进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水工程建设。要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加强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水库等水利工程在调蓄水资源方面的主体作用,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增加水资源的供给;推进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进程,切实解决我市农村地区14.3万人口“饮水难”问题。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抓好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工作,确定合理的节水目标和实施措施;充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居民生活用水的节约,促进工业、农业用水的重复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要积极防治水土流失,做好封山育林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大治污工作力度,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加紧各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保障我市的水质安全,确保广大市民饮上放心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