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社官方网站

龙门大围村:三丫石下传说多 李氏宗祠入选龙门十大

  大围村位于平陵街道北部,距平陵街道办事处约5公里,距龙门县城约20公里,距离河源市万绿湖7公里,毗邻白芒坑革命老区,距离1.4公里。大围村总面积有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1300亩,其中水田面积约960亩、旱地约340亩,山地面积约5000亩,石灰石矿产资源500亩,辖区内有岩子、龙唇、老围、屋仔、围子、池塘、布尾、坳背8个村民小组,共232户1360人,有邓姓、李姓、陈姓。2018年12月,该村荣获“惠州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称号。

  平陵迳古道,从河源通往平陵圩镇的中途,有一个叫大围的乡村,西北面群山连绵,村中三丫石巍然耸立,石山下土地平坦肥沃,村舍俨然,一派祥和。

  大围曾是“西门”所在地。上了年纪的平陵人对西门无不知晓。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这里设有供销社、药店、卫生院,是今天大围、山下、祖塘、翁坑四个行政村的经济中心,形成乡村集市,平陵西门中学亦曾设立于此。

  多少商贾徘徊过往?多少先民流寓定居?多少往事沉浮起落?三丫石下,历史漫卷风云,今朝乡村醇美。

大围基础设施建设。

大围村乡村风貌。

  古驿道旁

  “平陵迳的风,北帝爷的钟”

  龙门县东部的平陵丘陵地带,多低矮山丘,石灰岩尤为发达,有许多已形成岩洞,勾画出平陵丘陵优美多姿的天际线。

  平陵丘陵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历来受人称赞,旧志记载有“龙岩”、“鸡公髻山”、“八字山”、“观音望海山”等奇山,其中地处今天晨光村的龙岩最为著名,有“小洞天”之称,清康熙四十年(1701),龙岩以石室为屋梁修筑龙岩庵,将自然景观与人文胜景融为一体。此后,此地成为龙门、河源、博罗三县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为广东颇有名气的寺庙之一,众多文人墨客吟咏不断。

三丫石一角。

  从龙岩往北,有祖塘村独石和大围村三丫石两座山遥相呼应,远看如盆景,近观则气势雄峻。三丫石,顾名思义,形状像三个丫杈。

  一个美丽的故事在当地流传。“平陵迳的风,北帝爷的钟。”这是当地民谚,平陵径(旧志作平陵迳)位于平陵街道的最北面,与河源的桂山相邻。冬天,从桂山刮过来的北风经平陵迳一直往平陵圩镇里吹,吹得在平陵河边北帝庙里的大钟咚咚响。一位赤脚大仙接受任务来处理此事。他来到女祸补天的地方,从遗留下来的石堆中挑选出一块三个丫的大石头,因为石头很大,如果从空中移动,会惊吓到百姓。因此,他灵机一动,就把那块三个丫的大石头变成一头黑猪牯,他变成赶猪牯的老人,从南至北赶向桂山脚下,想把平陵迳的风口堵住。他赶着那头黑猪牯到了平陵北面的西门集市上,群众看到了一个老人家赶着头猪牯,纷纷让路。前面有个妇女牵着个小孩,突然走出来,差点撞到了黑猪牯,这个妇女挺着大肚子,看起来已怀孕有七八个月。赤脚大仙连忙说对不起,把那妇女扶起。因为是圩日,人多路又窄,黑猪牯实在过不去,于是赤脚大仙说:“大嫂,请你让一下,让我把那只猪赶过去。”那村妇认真仔细地把黑猪牯看了一遍。突然她哈哈大笑:“你这只哪是猪啊,分明是块大石头。”原来,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孕妇能看出凡人不能看到的东西,她看破了赤脚大仙的法术。赤脚大仙的法术被那孕妇识穿后,即时失去了法力,眼看着快要到目的地了,也无法把那石头再向前移到桂山下,就此便有了三丫石山。

  从河源旧志来看,平陵迳位于今天河源新回龙镇与平陵接壤处,即河源进入平陵地面的通径口,这条通径,从河源途经山下、大围、祖堂、晨光等地,最终抵达平陵圩镇,是旧时平陵地区人们进出河源的主要通道。

  三丫石下

  繁衍一方家族“邓石下”

  三丫石下,地势平坦,沃野十里,溪流纵横,是人类宜居之所。早在元代,大围村邓氏村民便来到这座大山之下繁衍生息,被称为“邓石下”。

  邓石下邓氏最早落脚的地方位于今天大围村老围村民小组,即石下围,是邓氏九十一世祖增城世系始祖邓仲奇后裔。

大围村石下围邓氏宗祠。

  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邓仲奇与发妻熊氏,携八子二女离开韶关南雄,乘船沿浈江、西江水路南下,先在番禺波萝庙职旗峒暂住三载,再迁往增城大埔心开基立堂。

  根据《佛冈县部分姓氏源流》载,邓仲奇生于北宋嘉定八年(1063),官至文林郎。邓仲奇夫妇合葬墓,位于龙门县麻榨镇北隅。

  邓仲奇夫妇的子女属“凤”字辈,八个儿子的名字依次是凤林、凤志、凤平、凤高、凤翔、凤升、凤麟、凤鸾,世称“八凤邓”。

  邓仲奇七房邓凤麟后裔,分布在今天大围老围、屋仔、龙唇、岩子四个村民小组。大围埔尾岭则为邓仲奇八房邓凤鸾之后裔。约在明末清初年,邓凤鸾第十七世孙邓如圭、邓如意兄弟率家人自河源古岭乡老祖石迁至埔尾岭落基。

  邓石下邓氏择地安居还有一段小故事。当地传有一对父子以流荒养鸭为生,随遇而安。走到原山下祠堂,鸭子再也不想走了,于是就在那里安顿下来。有一天儿子独自跟随鸭子一直走到现邓石下,鸭子就在那生蛋。儿子发现后,拿了蛋把鸭子赶回家。但鸭子每天还是跑到邓石下,赶也赶不走。于是父子俩就在鸭窝的旁边建立茅舍,后来邓氏祠堂就在那里诞生。

  邓氏祠堂门题“前朝天水为罗带,后枕石山作锦屏”,彰显“南阳世第、两秀名卿家”的荣耀。在“文革”时,邓氏祠堂被毁,后因年久失修,以致祠堂外观破败不堪,到2020年时已面目全非。后经邓氏后代倡议复建邓氏宗祠,2015年,大围村委会决定按以前的规模重新建造邓氏宗祠,于2016年4月12日动工兴建,耗资180多万元,历时一年多,重建完工,庄严肃穆的邓氏宗祠成为邓石下邓氏的心灵向往之地。

  马池塘畔

  龙门鸬鹚李氏分脉大围

  除了邓氏,李氏在大围也是主要姓氏。大围坳背、马池塘是李姓村民居住地。相比邓石下,李姓村民来到大围的时间较晚一些。

  大围李氏的根源是龙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先贤李延龄,且与龙华蓼溪李氏(水坑、绳武)是宗亲。

  根据清道光四年(1825)蓼溪《李氏家谱》记载,李氏始祖李景星为“宋宣政大夫”,南宋时期先由南雄珠玑巷迁番禺,后建业于西林都(当时龙门尚未建县,西林都属增城)。李景星“来徙龙门,二世三世,代有分析,四传至延龄,有子九人”。李延龄,即李忠,号国相,为“宋镇国总戎兵、靖边元帅”,“鸬鹚、蓼溪、铁岗、番禺、从化各有建居,终于鸬鹚”。

  李延龄活跃的年代,恰逢元朝初定、南宋流亡朝廷灭亡之际,李延龄不愿被元朝抚顺,起兵勤王,并屡拒战功,授都统职位。南宋祥兴二年(1279),南宋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广东新会崖山进行大规模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南宋彻底灭亡。在此期间,李延龄随赵昺迁厓山,后卒于军中。

  明代,李延龄一支后裔从龙门鸬鹚迁至龙江山口,到清初期至中期,再迁至平陵大围坳背,生有三子,大子在坳背有山地,二子李友信在马池塘有田,三子有钱迁至东莞。李友信落居的地方,池塘里种植大量马蹄(客家话“马池”),因而命名为马池塘,一直使用至今,简称池塘围。从马池塘李氏宗祠的始建年代公元1800年,李氏在此兴盛至今200多年。

大围马池塘李氏宗祠。

  马池塘李氏宗祠原是泥砖土壁砌成,到上世纪80年代,因年久失修而倒塌。

  2015年3月,大围村筹资近100万元,于当年5月30日破土动工,按原分金、原貌、原尺寸设计重建,历时10月,于2016年5月6日竣工。

  重修的马池塘李氏宗祠坐北朝南,三进二结构,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设一正门、两副门,建筑精美,气势恢宏。李氏宗祠屋顶盖小青瓦,大门上方刻着“李氏宗祠”,大门上方两侧写着“大狮小帅”和“五伦全图”图样。马池塘李氏宗祠纵深30米,墙上有三十多幅民间山水画,下厅长6.5米,宽10.1米,两侧为厢房,一进下厅后连廊与中厅连接,中厅长6.3米,宽5.4米,天井长3.8米,宽1.7米,高0.13米。上厅后墙中央放置着祖先牌位和木刻神龛,神龛上方挂着“兰桂胜芳”字样的木匾和“福建移居南雄府、鸬鹚分派马池塘”的对联。

  李氏宗祠前面是一个半月形池塘,池塘前面是一片田园风光。祠堂两边有一个约1500平方米的水泥地面广场,供村民开展文体活动、聚餐所用等。李氏宗祠还设立醒狮队活动室、娱乐室等。舞醒狮是大围村民传承。每当逢年过节,村民会敲锣打鼓醒狮庆祝节日,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每当村民家有喜事时,也用醒狮来庆祝如意吉祥。

  李氏宗祠重修后,村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娱乐节目日益丰富。2019年12月25日,龙门县十大“最美宗祠”结果公布,马池塘李氏宗祠与永汉镇官田文佑王公祠、鹤湖王氏宗祠及龙华镇绳武主兑李公祠、功武廖氏宗祠等其他9个宗祠,入选龙门十大“最美宗祠”。

编辑:郑惠纯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