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惠州

龙门芒派打开红色之门 见证峥嵘岁月

  芒派村历史久远,多姓共处,该村由29个村民小组、十几个姓氏组成,现有人口3163人,是地派镇较大的村子之一。数百年来,这些姓氏按照迁入的时间先后,沿着芒派河谷两边肥沃的台地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在数百年的生产生活中,各姓氏彼此之间相互帮助,形成了良好的关系。

  1927年12月13日,广州起义失败后,起义军余部进入了花县(今广州花都),并宣告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由叶镛任师长,并于12月19日经从化良口、吕田转战龙门地派。这是龙门人第一次见到共产党的军队,为龙门人打开了红色之门。此后,芒派儿女积极投身革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前后涌现了15位烈士。

  由于群众基础好,这里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纵队第三支队的南部根据地之一。截至1949年10月,芒派村登记在册的中共党员有43人,不仅是整个龙门县党员最多的村子,在整个粤东地区也独树一帜。

山水豆腐制作工艺。

  开基传奇 从一道充满善意的美食开始

  从龙门县城出发,沿着省道353一路向西北前行,群山渐起,圩镇渐少,道路也更加蜿蜒,山间的草木恣意生长着,生机勃勃。绕过山梁,车子开上桂峰山东麓山道,水天一色的天堂山水库,如同惊鸿,时而出现在层林之外,让人觉得神清气爽,赏心悦目。

  过了天堂山水库便是高明河,这条河是地派的母亲河,也是天堂山水库的主要水源补给地。逆流而上,随着地势渐渐平坦开阔,两岸沃野粮田,屋舍人家,掩映在群山之下,显得十分明亮干净,大约十分钟,便到了地派圩镇。

  地派,古称高明,是龙门北部的门户,毗邻广州。过地派圩镇向北大约2公里,然后拐入乡道,沿着高明河的支流芒派河溯源而上,两岸翠竹溪流,很快就到了芒派村。

  芒派村坐落于一条长长的山谷之中,西边是桂峰山北麓的余脉,比邻广州从化,北边是欧岭,直抵韶关新丰。芒派河发源于欧岭,数百年来,涓涓流水,滋养着芒派人的心灵和生活,最终汇入高明河。村子南北狭长,南北绵延7公里,东西最狭窄处不过数百米。共有欧岭下、周陂头、桐子窝、旗岭等29个村民小组,共计三千多人,由十多个主要姓氏组成,村民小组大多沿河分布。

  据村中熟悉村史的长者介绍,芒派村虽然姓氏众多,但是最早开基芒派还是徐姓,大约于明代嘉靖年间来芒派的旗岭开基落担,现在的徐氏后代,也主要居住旗岭围,在芒派其他村小组如蒲芦夫、四德等也有分布,现有人口600多人。

  关于徐氏先祖开基芒派,在当地有个广泛流传的传说。在明朝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发达,人口流动加速,作为三地交界的地派,当时十分繁华。徐氏先人,太祖徐德荣之妻,祖婆朱氏和邬氏,曾带着儿子在地派搭起草寮,经营豆腐铺子生意。她们为人淳朴厚道,坚持在山前台地种豆,然后用山泉水磨成豆浆,点成豆腐。由于材质好,手艺精,她们做出来的豆腐嫩滑可口,韧性足不易碎,风味独特,深受往来客商的喜爱。

  一天临近傍晚,天降大雨,大家纷纷关门上板,收起生意,准备吃晚饭休息。正在这个时候,一位风尘仆仆的行人叩响了豆腐铺的大门,他一身泥泞,充满疲倦。朱氏和邬氏见他面相和善儒雅,便将他迎进铺子避雨,并吩咐儿子们为他准备饭食,并拿出干净的衣服给他换上。闲谈之中那人得知朱氏邬氏一家人尚未落户,逼仄的豆腐铺也是临时搭建,暂避风雨。感念于她们母子的善心,行人便告诉她们可以落担地派旗岭,将来必苗裔兴旺,发扬光大。那以后朱氏和乌氏率子孙陆续落担芒派。

  据《龙门·湖心志 徐氏族谱》记载,惠州徐氏一世祖为五代著名学者、曾校订《说文解字》的南唐人徐铉。宋灭南唐之后,他们一路辗转迁徙,从南雄珠玑巷到惠州府。此后开枝散叶,传十世到徐德荣,他从龙城迁居高明。徐德荣有妻三人,分别是黄氏、朱氏和邬氏,子嗣兴旺,生十子十九孙,其后裔广泛分布于龙门各地,因此徐德荣也被尊为龙门始祖。徐德荣之子,朱氏和邬氏一脉的悦耕公等,次第开基芒派,因此也形成了芒派徐氏多支共一祖的现象。

  由于族谱年代久远,历经风雨,记载的内容已经不完整。但是从一道充满善意的美食山水豆腐开始的开基传奇,一直影响和浸润着芒派人。现在,无论是居家饮食还是宴请宾客,山水豆腐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重头戏。这里面不仅包含着大家对这道美食的认可和喜爱,也包含着对祖先美德的孜孜追求和代代传承。

芒派村红色村红色文化展示墙。

  地名演变 见证时代的发展与荣光

  自徐氏先祖在芒派的旗岭、沙田、蒲芦夫、四德等地开基衍派以后,刘、罗、潘、叶等十多个姓氏逐渐迁入。大家沿着河流两岸,或是开垦良田,营建屋舍,种植杉木果林,或是出到地派圩镇经营生意,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帮互助,日子过得富足而恬静,当时并未形成芒派这一统一的地名。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相互交往,繁衍生息,加上芒派河的天然纽带作用,各个自然村落彼此之间的融合不断加深,区域认同不断加强。清代之后,为加强地方管理,芒派村所在的位置,成为龙门县高明乡第三保。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芒派,也包括周边的从化、新丰一部分地区,因此从那时起,芒派在地缘和政治上与这些地区的联系就很多。

  自1927年红军过境之后,芒派人心中的革命之火冉冉升起,秉持着保家卫国,保乡安民的精神,他们积极投身革命。因此这里群众基础很好,又处于三市的交界地,一些重要的会议常在这里开。为了安全起见,河道上有很多长满白芒草的派洲,成为最好的青纱帐,渐渐地,白芒派这个地名逐渐传开。

  新中国成立前,芒派村有据可查的党员已经有43位,那时候人口基数很小,据村中老人回忆,不过千余人。芒派不仅是整个龙门党员最多的村子,在粤东也独树一帜。因此,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立了“白芒派党支部”。上世纪70年代,这里被称为“芒派乡”,“芒派”也因此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从龙门县高明乡第三保到白芒派,再到芒派,地名的形成,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也见证了芒派人的红色初心和荣光。

修葺一新的十五烈士墓。

  红军过境 红色风暴席卷乡村

  1927年12月,已经快到年关,家家户户都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过年一应事物。呼啸的山风带着阵阵寒气,正是晒腊味的好时候,芒派村民三五成群,去地派赶圩,交换物资,努力使自家的年节变得丰富。

  此时,一支饱经战火,疲惫不堪的军队正翻山越岭,朝着地派圩走来。他们沿着山道迤逦而行,簌簌寒风伴随着他们的脚步声和枪械的轻微碰撞声,如同一曲低沉雄厚的乐章,回响在地派起伏的山间。这支部队是广州起义的余部,花县整编之后称“工农红军第四师”。他们一路辗转,在民团和地主武装重重阻隔下,鏖战多日,踏着硝烟与寒风,进入地派。

  这支队伍的到来,在地派这个宁静的边界小镇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他们虽然缺衣少粮,神情憔悴,但是他们却不扰民。冬季地派的气温很低,士兵们夜宿骑楼下,很多人连被子都没有。他们整肃的纪律很快传遍了整个圩镇以及芒派等周边村落。

  为了补充军队给养,红四师开始向地派周边筹粮,但是很多提前得到消息的商铺和富户都已经将粮食转移或隐藏,这让筹粮工作推进得十分困难。紧急关头,他们打开了显记、潘记粮仓,并抓获对抗筹粮的豪绅潘哀中等,为征粮工作打开局面,同时将粮食分给周边的贫农。

  千百年来,只有农民向军队纳粮,没有军队分粮给农民的,红四师的短暂驻留,让地派及芒派人开阔了视野,燃起了希望,在他们心中播撒下革命的火种,为后来芒派儿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前赴后继的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龙门也打开了红色之门。此后,无论是面对日寇还是反动派,芒派人总能凝聚在红旗之下,英勇反抗。

  红色遗址映初心 雷公背刘氏祠堂

  1942年,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扫荡,雷公背村的抗日自卫队号召村民就地取材,制作竹签,插在入村的各个要道,并设置陷阱,破坏交通,防范日寇入侵。日本鬼子进村扫荡时,很多被竹签刺伤。进村后,鬼子发现了竹签制作场所就在雷公背祠堂,恼羞成怒,一把火烧掉了雷公背祠堂,祠堂的大火殃及了周边百姓的房屋。

  而今,这里已经改造成革命展馆和宣誓广场,当年的革命事迹成为一幅幅画作和浮雕,栩栩如生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欧岭下医疗站

  解放战争时期,游击队在地派镇芒派村欧岭下长窝山上建立了简陋的山寮,并成为医疗站。医疗站以树杈作为支脚,树木树枝为围蔽,树叶茅草为屋顶,形成较为隐蔽的伤员临时疗伤点。为了防止虫蛇的侵扰,医疗站的病房以树干为支柱,离地面约一米。

  把医疗站建在山上,一是为了躲开敌人的扫荡,二是西药稀缺之时,采用中草药结合救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欧岭下医疗站成为龙门、从化、增城交界处重要的伤员救治场所,为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提供了有效的后方保障。

  大岭头战斗遗址

  芒派村是解放战争时期龙(龙门)从(从化)人民保乡队重要根据地。1948年3月,队长巢桥率领保乡队分队保护老弱伤病同志30余人到芒派大岭头秘密据点休整。事情泄露之后,反动派连夜召集200多人围困芒派,企图一举消灭分队。

  发现敌人踪迹之后,保乡队临危不乱,紧急召开作战会议,决定主力保护伤病同志撤离,其余战士分散撤离扰乱敌人,掩护主力。战士刘增荣、炊事员刘灶荣在撤离途中为了掩护主力撤退,吸引敌人注意,且战且退,最终光荣牺牲。这场战斗,激发了芒派人与反动派抗争到底的勇气。

  三角山战斗遗址

  随着龙从保乡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反动派对芒派革命群众的围剿日趋频繁。面对这样的局势,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1948年4月,龙从保乡队在芒派村的三角山发动反围剿斗争。

  这场激烈的战斗,击毙击伤敌军6人,击溃了盘踞在地派乡公所的反动部队,拉开了龙门西北部解放的序幕,鼓舞了革命群众的士气和斗志。

  十五烈士墓

  十五烈士墓坐落于芒派入村乡道旁的一座山梁之上,1985年9月,地派区公所(现地派镇人民政府)、芒派乡政府(现芒派村民委员会)为纪念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至1949年)和建立新中国牺牲的先烈建立此墓,以供后人瞻仰悼念。

  2019年地派镇党委政府利用“红色村”党建示范项目中省管党费约83万元,及镇自筹资金约210万元,对烈士公墓及周边进行全面修缮,将墓地前的道路向外平移18米,形成烈士纪念广场。修缮后的烈士公墓占地约4000平方米,墓碑铭镌刻着15名芒派籍烈士的名单及事迹。

  芒派村

  芒派村地处地派镇北部,桂峰山北麓,位于龙门、从化、新丰三县边境,与广州从化吕田镇塘基背村相邻。大岭头、牛角山、欧岭群山环绕,草木丰茂,大广高速穿村而过。芒派距离龙门县城48公里,距离地派圩镇4公里,总面积34平方公里,含水田2383亩,旱地985面,山地48750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

  芒派下辖雷公背、石塘、湾子、欧岭下、蒲芦夫、川龙、横江、桐子窝、周陂头等29个村小组,共914户3163人,是个多围多姓集居的村落,村庄规模相对较大。其中主要有13个姓,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姓有刘、罗、徐、潘、叶五姓。其中最早迁入芒派居住的是旗岭围徐姓,时间在明代嘉靖前后。其余各姓在此后陆续迁入,经过数百年的融合和守望相助,各姓村民之间关系十分融洽。

  芒派所属的地派镇,是广州起义之后红四师转战龙门的第一站,这次红军过境,为龙门群众打开了红色之门的同时,也让比邻地派圩镇的芒派人受到红色精神的浸润。在此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芒派儿女前赴后继,贡献力量。因此,芒派保留着大量的革命遗址,在龙门革命史上,意义重大。

  统筹 梁丽通 陈云辉

  撰写 曹杰文字工作室

  摄影 杜晓燕 李运花 黄克峰

  吴青芒 罗威镇 黄宇翔

编辑:黄秀霞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