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惠州

泰美良田177年长庆桥成博罗唯一保存完整的石桥

长庆桥桥面用多根6.1米长的青麻石条直铺而成。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落日余晖,透过树叶缝隙,照在古桥上,留下点点斑驳,就如同岁月的沧桑在桥上留下印记。在博罗县泰美镇良田村,有座177年的古桥——长庆桥,是目前博罗境内唯一保存下来的较长而完整的古石桥。历尽近两百年的岁月,它见证着时代的变迁,目睹着良田村的发展。

  沧海桑田,古桥犹在

  来到泰美镇良田村,谈起长庆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村民的眼里,它就是良田怎么也绕不开的那一部分。

  村干部钟春明说,这里有着他美好的童年回忆。那时,良田河面更宽,河水更清更深。夏天,他和小伙伴们都喜欢在此游泳。“大家最喜欢的是站在古桥上跳水。”

  望着古桥,年近五旬的钟春明不禁有些感慨:“我已不再年少。它依旧还在,还是那样静静地看着大家,守着路口。”

  岁月悄悄,它在每个人的脸上都留下痕迹。古桥虽无生命,但亦逃不过岁月的变迁。

  走近长庆桥,桥面不算宽,桥梁两头和桥面上都长出了杂草。秋冬季节,杂草枯黄了。由于年久失修,桥面的一些石条已经断落。尽管如此,仍不太影响桥面的通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灌溉需要,从桥面筑渠引水。而今,桥面那窄小的水渠,也已破损,只剩断断续续的残壁。

  桥梁设计体现古人智慧

  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桥梁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修建了无数的桥梁,这些桥梁横跨在山水之间,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河山,成为文明的标志之一。

  长庆桥也不例外。据史料记载,其建于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南北长70米,东西桥面宽2米,高10米,为七孔石桥。因此,长庆桥又名“七眼桥”。

  桥面太窄,村民只能步行过桥或者骑自行车通过。在古时,桥面除了步行外,可供马车或牛车通过。桥面每一截均用五条6.1米长的青麻石条直铺,下设8个桥墩,以石块垒切。每座桥墩西边都有比桥面低1.55米、宽3.45米的三角尖状石墩以固护桥梁。今年88岁的老人钟稳森说,三角尖状石墩既固护桥梁,又能减少洪水对桥身的冲击,“这是先人智慧的体现。”

  桥面铺设的青麻石条,单根重量少说也有几百斤。良田村及附近并不产这样的石条,石条从何而来?又是怎样运达建筑现场的?“这些没有文字记载了,只是根据上一辈讲述,得知一二。”钟稳森说,以前的道路很窄,靠陆路运输基本不太可能。那时的良田河虽然很宽,连通东江,但是水位浅,大船不能航行。据上辈人讲述,当时运这些青石时,应该是利用发良田河水暴涨的时机,将青石条运达这里。

  现存桥碑有两块,都很完整。碑高140厘米,宽68厘米,碑文22行,每行29字,为楷体字。只是风雨侵袭,再加之桥碑曾被用作建材,筑水坝,而今字迹已模糊。钟稳森说:“不然,我们可以从中得知更多关于桥的故事。”

  既是交通要道,又是贸易驿道

  在村中老人的记忆中,上世纪60年代以前,长庆桥仍是当地及附近地区,甚至河源部分地区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

  良田村地势低洼,每每有洪水,良田村都会被水浸,村民出行受阻,没法出行。于是,附近村庄及良田村一起商量建桥。大家一起发挥智慧集资出力建造了长庆桥。

  长庆桥建好后便成为了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也让村民告别了逢雨不能出行的历史。钟稳森说,桥不仅方便了村民出入村庄,而且还是经济通道,贸易通道。不仅当地及附近群众到外地卖货需要过桥,就连河源等地部分群众挑货到南方大城市销售,也都要经过这里。

  “这里曾经很热闹。”钟稳森说,之前,长庆桥不远处有个杂货店,经营着各种商品,为商人、过客提供茶水等,让大家歇脚,“这里的生意从不冷清。”由此可见,这条商业驿道人气之旺。

  时代向前,科技在进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长庆桥已经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些年,良田河上游和下游建起了两座现代桥梁,已经代替了长庆桥的交通功能。

  尽管已不再是村民出行的要道,但它依旧见证着良田的发展。1985年,在文物普查时,其被定为博罗县文物保护单位。钟春明说:“它是我们的记忆,也是先人智慧的体现,我们将努力守护好它。”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朱丽婷 贺小山通讯员杨颖琳

编辑:黄秀霞
上一篇: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