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愈浓了,人们习惯地想到要补身,“贴秋膘”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确,当天气转凉时,调补一下身体是有必要的。不过,该怎样调补才有益健康,却是很有讲究的——
秋季进补五忌
一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忌慕名进补。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越能补益身体,人参价格高,又是补药中的圣药,所以服用的人就多。其实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
三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四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因此,进补要适量。
五忌以药代食。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药补不如食补。
饮食提高免疫力
秋季是人们抵抗力相对较弱的时候,这时应该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
[海藻]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而海苔更是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藻糖酸,可以保护人体免受放射线的伤害。
[姜]姜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镇咳、退烧、减轻疼痛,还能有效抑制疾病。姜是一种很好的抗毒物质,能杀菌和抗霉菌,是治疗风寒和流行性感冒的有效食品。
[梨]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对于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疗效。
[大蒜和洋葱]大蒜和洋葱能够使人精神畅快,增强人体免疫力。大蒜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能,常吃大蒜和洋葱会还可使人体呼吸顺畅。
秋季食粥 润肺清燥
[梨子粥]梨子2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用于煮粥,可作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栗子粥]栗子5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关节痛等。 [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待粳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适于便秘、肺燥咳嗽、头晕目眩者食用。
[胡萝卜粥]将胡萝卜用素油煸炒,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菊花粥]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同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风热、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对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同时对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巧配饮食解秋乏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能协助肝脏把人体积存的代谢产物尽快处理掉。秋天水果和蔬菜非常丰富,比如西红柿、茄子、葡萄、梨、柑橘等,都能帮助克服疲倦。
多吃碱性食物。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碱性食物有苹果、海带及新鲜蔬菜等。
秋果治病也致病
[苹果]果汁可止泻,空腹吃可治便秘,饭后吃能助消化。但是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摄入过多不利于心、肾保健,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肾炎、糖尿病者,切忌多食。
[香蕉]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功效。但因性寒,含钠盐多,患慢性肾炎、高血压水肿症者尤应慎食;由于它含糖量高,糖尿病人应少食或不食。
[葡萄]生食能补气益血、强筋骨、通经络、利小便,久食能健身延年。对治疗高血压有益,还能使人精力充沛,并有抑制病菌作用。因葡萄含较多柠檬酸、苹果酸等,如果一次吃太多,会伤脾生内热。脾胃虚寒及糖尿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石榴]生食石榴,有生津止渴、止泻、止血的作用。对津液不足、咽干口燥、烦渴者,可谓食疗佳品。石榴还对咳喘、醉酒、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病等有较好疗效。但多食石榴伤齿。 [梨]因具有止咳、化痰、清燥的作用,与冰糖煎服可治顽咳;捣烂与蜂蜜调服可防秋燥、治声音嘶哑等。但因含糖量高,过食会引起血糖升高,加重胰腺负担,故糖尿病人应少食。另外,梨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食。
[柑桔]鲜桔能健脾和胃、温肺止咳,桔皮加糖煎服能治感冒。但桔性温,多食易“上火”,可致目赤牙痛及痔疮,还可引起皮肤黄斑。
[大枣]生食有健脾养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等作用,可防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失眠心悸、盗汗等症,是高血压、肝炎患者的食疗佳品。但过量吃大枣易损脾助湿热,引起消化不良、厌食,多食亦易损齿。
[栗子]有补肾强筋、益脾止泻等功效,与乌骨鸡煮食更具有滋补壮骨的作用。但多食会导致消化不良等。
[柿子]柿蒂煎服可治呃逆,与冰糖煎服可治妊娠呕吐;青柿汁可治高血压。但柿肉含大量单宁、柿胶粉,具有较强的收敛力,故便秘者不宜多食。另外,空腹或与蟹同食,易形成柿石。因此,胃炎、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或禁食。
吃橘子有三忌
[控制食用量]据测,每天吃3个橘子,就能满足一个人一天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若食用过多,过量摄入维生素C时,体内代谢的草酸会增多,易引起尿结石、肾结石。
[不宜与牛奶同食]牛奶中的蛋白质易与橘子中的果酸和维生素C发生反应,凝固成块,不仅影响消化吸收,还会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不宜与萝卜同食]萝卜进入人体后,会迅速产生一种叫硫酸盐的物质,并很快代谢产生可抗甲状腺的硫氰酸。若这时进食橘子,橘子中的类黄酮物质会在肠道被分解,而转化成羟苯甲酸和阿魏酸,它们可以加强硫氰酸对甲状腺的抑制作用,从而诱发或导致甲状腺肿。
另外,胃肠、肾、肺功能虚寒的老人不可多吃,以免诱发腹痛、腰膝酸软等病状。
食用火锅要科学
[秋天,火锅一两周吃一次]秋分以后,随着气温逐渐转凉,接近冬季之时,进补一些温热的食物比较合适,但这个时候天气又比较干燥,人们很容易口鼻生疮、眼睛干燥等,所以辛辣食物不可多食。吃火锅要注意节制,一两周吃上一次便可,吃多了容易上火,同时还要注意多吃绿色蔬菜。
[吃火锅要防病]火锅虽然好吃,但隔三差五地“贪”吃会使痛风、寄生虫病、口腔黏膜损害等疾病悄悄上身。
吃火锅五忌
[铜火锅停用一段时间后忌立即使用]铜火锅停用一段时间后,锅内表面会与水和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层绿色的铜锈,这就是碱式醋酸铜或硫酸铜。这两种化学物质都有毒性,如果使用前不能彻底擦掉,铜锈就会溶解于食物之中,通常食入一定量的铜锈就会引起中毒,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在使用火锅前一定要用布浸蘸食醋,再加点盐擦拭,把铜锈彻底刷洗干净再用。
[忌把吃剩的菜和汤放在火锅中过夜]过夜的残菜和汤含有过多的铜氧化物,吃后容易引起中毒。 [忌生食]应该将生肉、生鱼或海鲜先煮了再放蔬菜,待熟后再吃,以便充分使食物中所带的细菌或寄生虫卵致死。
[忌烫食]刚从火锅中取出鲜烫的食物,不宜马上送入口中,应放在碗内稍凉一下再吃,以免烫伤食道粘膜,造成溃疡或口腔膜起泡。
[忌过辣]辣椒、蒜、葱等调料放得太多,对胃粘膜造成一定的损害。
选蟹有讲究
选蟹时要做到“五看”:一看颜色,二看个体,三看肚脐,四看蟹毛,五看动作。蟹的颜色要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个体要大而老健,肚脐要向外凸出,蟹脚上要蟹毛丛生,动作要敏捷活跃。
金秋食蟹有学问
[要注意烹调、食用方式]蒸煮前要用清水把蟹冲洗干净,蒸煮时要注意,在水开后至少还要再煮20分钟,煮熟煮透才可能把蟹肉的病菌杀死。吃时必须除尽蟹鳃、蟹心、蟹胃、蟹肠四样物质,这四样东西含有细菌、病毒、污泥等。吃蟹时,可用姜醋作调味料,既可帮助消化,亦有助杀菌。
[不要吃死蟹]当螃蟹垂死或已死时,蟹体内的组氧酸又会分解产生有毒的组胺。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蟹体积累的组胺越来越多,毒性越来越大,即使蟹煮熟了,这种毒素也不易被破坏。
[不可与柿子同食]蟹含丰富蛋白质,而柿的鞣酸很多,两者同吃,会凝固硬化。此外,蟹和柿都属寒凉之物,同时进食过量容易引致不适。
[孕妇吃蟹可能导致流产]蟹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可能会导致流产。 这些患者慎食蟹
[肝脏疾病,脂肪肝患者]脂肪肝通俗地说是肝脏代谢混乱、营养过剩所致的“富贵病”,所以在蛋白质的摄入上,应与脂肪一样,应有严格的限制;其他肝病,不论是急性的或是慢性的,随着肝损害的不同程度,氮的负平衡都是必然的,所以在提供蛋白质与氨基酸时,应注意它们的量,因为潜在的肝性脑病(肝昏迷)与蛋白质耐受能力差异也很大。
[肥胖病患者]螃蟹蛋白质、脂肪的含量高,已属偏胖或已属肥胖的人,在食蟹时应“适可而止”,切勿贪嘴。
[肾功能不全者]当摄入蛋白质、氨基酸后,都可使肾的血流及肾滤过率增加20%—25%,肾脏负荷加重,会加快肾衰竭的进程。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蟹黄(蟹膏)的胆固醇很高,这些患者应少食乃至不食,以免加重病情。
[过敏者]蟹性寒且带湿毒,属“发物”,皮肤病患者或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都不宜吃。
[腹泻、胃痛、感冒发烧病人]蟹难消化,腹泻、胃痛、感冒发烧的人,亦不宜进食,以免加剧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