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惠州

专家建议将西枝江打造成“秦淮河”

  将西枝江打造成“秦淮河”、东新桥恢复浮桥景观、恢复古城的城楼和牌坊……昨日上午,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召开惠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区保护提升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专家座谈会,7名惠州文史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

  项目:对历史城区详细规划

  惠州素有“岭东雄郡”之称,是自古以来东江流域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2015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惠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着惠州的历史遗存、文化底蕴城址格局、传统风貌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也为惠州历史文化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局启动了《惠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桥东桥西)保护提升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详细规划》)编制工作。2016年我市制定了整个市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详细规划》的编制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规划范围为桥东、桥西及西湖周边共同组成的历史城区范围,面积约10平方公里左右。规划将全面梳理和挖掘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和特色,通过规划塑造惠州的城市文化特色,并通过对城市功能、环境品质,交通系统,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提升激活古城活力,实现惠州古城的复兴,进而形成一套可操作实施的管理体系。下来,编制单位还将就古城的规划进行民意调查,听取市民的声音。

  做法:规划未制先听意见

  这次在项目启动时召开专家座谈会,就是为了在规划编制时,能够把更多的好建议吸纳进去,实现对惠州城市文化特色的塑造,保留城市的印记和文化。

  规划未制,先听意见,现场的文史专家学者都非常认可这种做法。“今天参加这个会很高兴,我很赞赏这个方法。”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副所长何志成说,“以前参加了不少类似的会,都是已经有了规划有个框框了,我们再提意见,也装不进去了。”

  在座谈会上,7位文史专家学者对惠州历史沿革、城建特征、重要遗存及其保护利用情况、未来历史城区文化保护和城市发展方向等方面献言献策。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把专家的建议整理成文并逐条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吸收到规划中。

  建议

  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所长吴定球:

  规划要处理好山水城关系

  以前有一个专家说,外面看西湖很漂亮,西湖看外面不行,我很认可这个观点。我认为这是一个城市规划问题,现在西湖周边的楼房太高了,而且也没有风格,这与西湖优美的环境不适应。我从小生活在西湖边,对西湖的山水很有感情,以前在圆通桥可以看到西湖八景之一的“象岭云飞”,但现在看不到了,楼太高了。现在的菱湖最像我们小时候的样子,清净,没有城市喧嚣,可周边的居民总在担心,以后菱湖开发了,会不会又建高楼?

  现在惠州楼房越建越高,水域越来越少,桥东也基本没有水了,铁炉湖本来就是一个湖,这条以前的明清古街,现在变成了桥东市场,如何还有古城风韵?

  以前惠州山连着水,水连着山,现在大部分被隔断了,水和山碎片化了。希望在未来的规划上能好好思考。有水的地方,景观就有灵性。

  惠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祝基棠:

  建议创建东征纪念馆

  建议创建东征纪念馆,惠州是东征的主战场,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应当担负起历史责任。惠州有丰富的东征遗址、文物和见证资料,目前在全省甚至全国都还没有东征纪念馆,这个馆建起来将可以填补空白。

  建议在规划时要处理好古城建设和山水城市共生的关系。惠州最大的自然特色就是山水秀邃,半城山色半城湖。但上个世纪因为各种原因填了许多水塘和湖,有资料统计,上世纪50年代桥东桥西填了60个塘,西湖水域也几乎被填了一半。如今古城还有很多地名与山和水有关,如横江、下埔、秀水湖、塘尾街、象岭等。建议做规划时不仅要保存现有的水域面积,还要尽可能扩大,最好能做到五湖相通,江湖相通。

  建议保护原来的地名,地名反映了地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状况,如紫西岭,原名子西岭,是纪念北宋诗人唐子西的,后来莫名其妙被改成了紫西岭。下角原来是下廓,就是说城墙下的地方,后来也被改了。如果可以,做规划时建议恢复原来的地名。

  另外建议对西湖周边的建设限高,确保视线和视野。现在西湖的天际线没有了,都被高楼切断了。

  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副所长何志成:

  建议打造惠州古城旅游中轴线

  建议打造古城的几个景点,一是把朝京门到中山公园的古城墙恢复建好,并填高到原来的26尺高,这样就可以将朝京门和中山公园拉平,成为古城的步行漫道。这样市民可以从朝京门慢慢步行散步到中山公园,沿途景观很美。同时建议在朝京门挂上岭东雄郡的牌子,彰显气势。

  第二是原来的淮水——— 西枝江打造成南京的秦淮河,水门桥到西枝江桥的景观不错,但水门桥到东新桥的两岸景观很差,要做好提升改造的规划。另外,还可以将“岭南夫子”杨启元的故居打造成惠州的“夫子庙”。

  第三是建议打造惠州古城旅游中轴线,通过廊道把桥西、桥东步行街连接起来,进而将桥东桥西的4个历史文化街区有机联系起来。

  惠州知名民俗学者林慧文:

  做好飞鹅岭和古建筑规划

  古城规划,时空差是一个要点,惠州是一座古城,可是到惠州走一下就会发现惠州是一个现代城市,要改变它我觉得要从以下方面做一些工作。一是做好飞鹅岭的规划,惠州是一座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鹅城”的传说是重要的特色和吸引力,飞鹅岭是重要的地标和图腾,因此要做好飞鹅岭的规划,体现出它的特色。二是做好名居与古建筑的规划,比如要做好铁炉湖的规划,这里有很多的历史建筑,可以开辟为古城建筑区,另外还要规划好苏轼纪念区,不但要有东坡祠,还有很多有关苏轼的历史建筑。此外,还要做好水文章,活化利用好几个泉眼。

  丰湖诗社副社长杨志坚:

  建议恢复古城城楼和牌坊

  惠州是半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要把惠州古城保护好,在规划时首先要把城和湖结合在一起,就古城的城市建设,几个城门城楼可以恢复,这对游客和本地居民的乡愁都能起到很好的吸引作用,同时再把原有的牌坊复建起来,把幸存起来的老宅保护好,形成惠州古城魅力。

  对于惠州西湖的建设和旅游规划,西湖的五个湖要各有特色,但又连在一起,紧紧与古城结合起来。此外,在建筑风格方面,要多考究,要多突显岭南建筑风格,建筑要隐在山水之中,古城中的牌坊、门楼都恢复以前的风格,加上古城墙,老街道,古城的味道就出来了。

  惠州博物馆副馆长钟雪平:

  鼓励小规模微循环更新方式

  惠州依山枕湖挽江抱海,因此要打造独一无二的山水名城,就要进一步挖掘惠州水文化。在重点营造惠州历史文化名城氛围上,还要把握好文物遗址的延伸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突出惠州历史上的区位独特性,加强惠州城区范围内遗址保护和利用。

  未来历史城区文化的保护以及城市发展方面,在实施过程中要保留城市有机更新的理念,对质量比较好的具有文物价值的应该保留,房屋部分完好可以进行修缮,鼓励小规模的微循环历史更新方式。总的来说就是要回归历史,寻找江湖,迈向大海。

  东江时报社采访中心主任严艺超:

  建议古城去交通要道化

  建议古城去交通要道化,打造慢行通道。现在的西湖总是很拥堵,交通拥堵,历史韵味再重,也没有人愿意停下来浏览。

  建议进一步强化古城格局。惠州古城的“一街挑两城”的格局在全国很少见,而东新桥与东坡文化相关,作为连接两城的关键节点,建议可以把它交通的功能弱化,提升文化的属性,譬如恢复浮桥的景观。

  同时要重视名人文化的研究,找寻古城中更多的名人亮点,恢复更多名人的故居、展览馆,形成一个文化系列,打造文化长廊。要在改造中落实城市更新的要求,对古城进行微改造。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骆国红

(来源:2018年11月21日《东江时报》)

编辑:黄秀霞
上一篇: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