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君
在大亚湾这片孕育着生机与希望的热土上,有一位将绿美使命践行到底的党员干部,他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绿色生态建设之路,他的名字叫严健伟。
严健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大亚湾人,他自幼喜欢在林间穿梭,在海边奔跑,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眷恋。1999年4月,严健伟担任三门村村委会主任,站在这片原生态的土地上,严健伟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决心要为大亚湾的生态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严健伟刚走马上任,便开启了他的三门岛筑绿之旅。他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协调资源,争取支持。他常常通宵达旦,在堆积如山的文件和资料中,找寻着每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有些人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三门岛荒无人烟,是一处亟待生态修复的地方,对发展经济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在三门岛花时间和精力,实乃徒劳无益,但严健伟并不苟同。他始终认为,绿色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抓好生态建设,才能让子孙后代获得这片土地的恩赐。为了让大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他经常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向大家普及生态意识,他用真诚和耐心说服了质疑的声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加入到生态保护行列,形成了一股全民共建绿色家园的热潮。
为了保护好三门岛的生态资源和维持环境整洁,严健伟提出了“爱绿护绿,从我做起”的倡议。他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及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爱岛护滩”行动。他发动村民多植树,因为“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他的绿美理念,如春风般吹进村民的心田。为了找到最适合三门岛生态环境的植被,严健伟不畏严寒酷暑,反复深入三门岛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他走遍了三门岛的每一个角落,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绿色的希望。当有同事泄气时,他便鼓励大家:“苦点,累点是正常的,今天流的每一滴汗,都是为了三门岛更美好的明天。”
由于三门岛地处偏远,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困难,为美化三门村人居环境,严健伟结合“小切口大变化”民生实事项目,不仅积极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还先后完成小三门村小组,村庄巷道硬底化整改工程、三个村小组码头改造加建周边护栏项目、村道路加装路灯和绿化等工程,在严健伟的引领下,三门岛曾经的枯黄被绿意取代,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让村民出行、作业更加安全便利。严健伟更是利用三门岛天赋异禀的自然资源,推动着绿色产业的兴起,推广了绿色生产方式,他用实际行动证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可以相得益彰。
生态建设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征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奋进。近年来,三门村村委坚持党建引领,以“人文+生态”为两大抓手,致力打造“绿色三门、生态三门、和美渔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严健伟以党建为旗帜,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底,助力推动三门村“村庄绿化”工作。他科学谋划、稳步推进。为缅怀三门岛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更好地教育后人,严健伟积极推动收集三门岛11位烈士的生平事迹,修建烈士陵园和纪念碑。鉴于三门岛的守岛红色历史,并结合三门村当前绿化情况,他建设性提出选点在烈士陵园开展大规模的绿化工作。考虑到烈士陵园的特殊性和三门岛风雨较大的特点,在选择树种和树穴点位时他深思远虑,既要选择尊重烈士的树种,又要能抗风、易养活,并兼顾美观。选好树种后,他身体力行把绿化理念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他宛如守护生命的卫士,全心呵护着每一棵绿植的成长。此外,他还以乡贤身份捐赠了22棵珍贵的罗汉松。罗汉松树龄较长,寓意逝者永恒;树形苍劲肃穆,象征万古长青,寓意守岛烈士的爱国精神永垂不朽,也表达了三门村民对守岛烈士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大抵常年劳作之故,严健伟练就了一副强壮的身体,年近70岁的他依然声如洪钟,行走如风。身体硬朗的他全程亲自参与三门村“村庄绿化”工作。决策部署、讨论方案、挖树穴、运树种、植树、养护、协调沟通、陪同领导视察,甚至长期亲自开船载领导、同事上下岛。天道酬勤,在严健伟的引领下,现在的三门岛已成为惠州一张靓丽的名片。
绿美征程上,严健伟的脚步从未停歇。面对诸多赞誉和殊荣,他朴实地说:“我是一名党员,这片土地需要我,我就一直坚守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