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官方网站

记者体验:高效“数字政府”助力东莞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东莞,致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之都、科技引领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惠州,坚持创新引领,锚定“2+1”现代产业集群目标不动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营商环境是城市核心竞争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是一流营商环境的有力体现。

  日前,“五城耀粤赣 融抱大湾区”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活动走进东莞市民服务中心,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入了解“先进制造之都”的政务服务改革成效,感受“先进制造之都”的办事效率。当前,惠州正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地。从东莞市民服务中心的高效行政服务中,我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东莞市民服务中心。

  现场

  一小时拿到不动产权证,20秒完成自动化取件

  在东莞市民服务中心,采访团深入了解市民服务中心各业务窗口运作情况,详细了解一门集中、一窗受理、一次办结、一网通办等智慧化、便民化业务办理流程。

  在不动产业务办理大厅,讲解人员介绍,在这里办证,仅需一个小时就可以拿到一手房的不动产权证,大大提高了不动产办证效率。市民陈小姐说:“以前办不动产权证,交齐材料后,要等好长一段时间。现在,一个小时就出证,不仅减少了来回跑动的次数,更让人放心、舒心。”在大家的印象中,注册一家公司要比办不动产权证更难、更复杂。但随着行政审批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今注册一家公司的时间,从以往按天计算,变成如今的按小时计算,效率大大提升。

  除了审批提速,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也让采访团耳目一新。在政务服务智能出证窗口,工作人员演示了通过机械手臂自动取证的过程。智能出证窗从设计到制造均由东莞出品,整套设备包括多功能柜机、机械臂及存储柜三个部分。多功能柜机具备验证业务受理号、身份证信息、人脸信息、电子签名的功能,办事群众完成身份验证后,机械臂根据后台系统指令实现智能精准抓取(精准度达0.2毫米),全程只需20秒即可完成自动化取件。

  采访团不禁赞叹:“哇!这真的是太方便了,机械手臂可以精准识别邮件,办事群众还可以在办证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快递或是现场取,既为群众节约了时间,也节省了人力支出。”

  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团还偶遇了送资料的智能机器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上一环节审批完成后,需要进入下一道审批环节,工作人员将资料装进机器人的箱子,输入窗口名,发出指令,机器人就可以出动运送资料了。采访团记者发现,收到任务的机器人,一路向前,遇到人群会避让、等待,还能自行乘坐垂直电梯。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智能机器人为工作人员释放了更多工作空间,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

  举措

  打造东莞优化营商环境的靓丽名片

  据介绍,建设市民服务中心是东莞市委市政府为构建一流营商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该市发力“放管服”改革,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重要平台。

  2019年10月9日,东莞市民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占地2.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以新一代便民惠民城市客厅为定位,以“集成度最高、创新点最多、便捷度最快、体验感最好”为目标,高标准打造东莞高质量发展新地标。

  目前,该中心已进驻50余个部门,可办理20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除税务、公安外,全部整合纳入161个综合窗口管理,实现了市级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全覆盖,做到“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一个窗办多项事”。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如公安、税务,也分别实现了部门专窗综合化。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31日,该中心已累计办理业务121万宗,五星好评率为99.98%。

  该中心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核心,建成逾20个子系统,全面构建一平台、多终端服务模式,形成了广东政务服务网、市民服务中心、移动服务三位一体的“莞家政务”服务矩阵,推广应用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合同、电子档案、事项库、材料复用、物料流转等功能,重点支撑线下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和线上“一网通办”、网上可办、全流程网办等服务。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实现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100%最多跑一次、100%可在就近的实体政务大厅申办。

  投用两年来,该中心推出的各项政务改革措施,获得企业和群众高度肯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获得全省政务服务市级标杆大厅、全国政务服务创新先进单位、最具综合软实力政务服务大厅等一系列荣誉,成为东莞市优化营商环境的靓丽名片。

  在惠州,惠州市政务服务大厅也荣获全省政务服务市级标杆大厅称号。惠州市政务服务大厅于2010年2月挂牌成立。今年1月4日,大厅整体搬迁入驻市民服务中心,新大厅服务面积达1.2万平方米,提升幅度达到6倍,同时建设“立体庭院”和绿植广场,办事环境舒适和谐;32个部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同时协调市公安局进驻出入境、户政及交警专厅,新增服务覆盖229个事项,联动周边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房产交易大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市房产档案馆等多个窗口职能部门,汇聚成便民利企的服务大集群。

  同时,利用5G智能设备搭建高速视讯网络,通过与其他“跨域通办”办事大厅的实时联网,实现跨域办理事项的联审联办。大厅设置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专窗和“一网通取”专窗,通过“广东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为企业开办提供一条龙服务,实现“一次采集,一步办结”。

  延伸

  “数字”赋能政务服务提速提质

  营商环境就是营商的生态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发展要素。在“双区”驱动、“双圈”牵动的历史新机遇下,东莞与惠州两地都积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在惠、在莞企业发展提供一流服务。

  东莞,是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基地、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正致力于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之都。2019年以来,东莞市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启动数字政府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按照“理机制、强基础、汇数据、扩应用、优服务”工作思路,以华为公司为总承包商开展政企合作建设,初步形成“三融三通、整体协同”改革体系,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夯实数字底座方面,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打造了政务服务云平台、政务数据大脑、政务网络平台,构建“智能交互、智能中枢、智能应用、智能连接”全智能城市生命系统,支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市域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

  在优化民生服务和营商环境方面,以“一网通办”为导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数字技术创新发展,聚焦群众企业办事场景,支撑审批流程优化再造,打造了公安业务“一窗通办”、企业开办“全程网办”、“互联网+不动产”全流程电子化改革等系列改革亮点,“i莞家”“企莞家”“数莞家”“电子市民卡”等“莞家”系列品牌成为提升城市服务品质的有力抓手。

  在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方面,聚焦市域治理“一网统管”,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在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疫情防控等领域打造场景专题创新应用,助力构建智慧型政府。

  大数据时代,同样为惠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降低行政成本、更好服务社会公众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对进一步优化惠州营商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惠州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效能明显提升。

  通过努力,惠州的服务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市依申请事项100%进驻政务服务网,800多个高频事项实现群众办理“最多跑一次”。5个高频、业务量大且适合手机办理的便企服务事项进驻“粤商通”APP,实现政务服务指尖办。市、县级行政审批事项已有99.65%实现“一窗”分类受理,群众可在市县(区)政务服务大厅就近办理1087个通办事项。

  同时,特色化政务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打造了“惠服务”特色政务服务集群,上线“惠服务U”小程序,融汇惠预约、一件事、智惠批、12345网上入口、网上中介超市、免证办等一批具有惠州地方特色的政务服务事项。建成“惠服务·一件事”主题式集成服务系统,可为412个“一件事”主题提供线上线下申办服务,填“一张表”搞定“一件事”。推行无人干预自动审批的“惠服务·智惠批”专项应用,完成了206个“惠服务·智惠批”服务事项上线。

  惠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提升整体行政效能。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推动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深度融合,打造“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办、并联办。

  采访团认为,在政府效能建设和审批提速方面,惠州市做出了成效,但与发达城市比仍有一定差距,借鉴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发达城市的数字政府建设经验,能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文字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记者李燕文 匡湘鄂

  图片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记者朱金赞

编辑:郑惠纯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