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广东(博罗)万洋众创城入园仪式在博罗县杨侨镇举行,首批28家企业入园。从项目动工到首批企业入园,仅用时1年多,再次展现了项目建设的“博罗速度”,树立了良好的博罗营商形象,给了投资者满满信心,凸显了博罗这片投资热土的“引力”。
这样的项目推进速度在博罗不是个案: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项目从洽谈到动工不足7个月,从动工到投产仅历时5个月,跑出了博罗百亿级项目建设史上的最快速度;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在短短6个月时间内就完成了从签约到动工的各项工作,从动工到首次发车不到一年时间……
这是博罗推动项目建设提速的缩影,更是博罗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博罗县委书记谢远区说,想要在县域竞争中脱颖而出,营商环境是关键。全县上下务必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博罗形象”的理念,努力提供增值超值的服务,营造稳定可靠的预期,不遗余力打造吸引企业纷至沓来的“博罗样本”。接下来,博罗将以“比学赶超”行动赋能,锚定全国先进发达的县市,继续做优博罗的营商环境,充分释放博罗高质量发展的最强烈信号。
博罗县社会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项目为王
项目建设速度频刷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博罗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奋力建设“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现代魅力强县,全力推动博罗进入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到202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000亿元,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前60名。
抓住项目的牛鼻子,扭住产业发展关键,博罗铆足干劲向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前行。今年以来,项目攻坚的号角响彻这片投资发展热土,项目集中动工、签约活动超过10场,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血液、新活力。前三季度,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17.2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0.69%。
10月11日,杨侨镇项目建设传来喜讯,首批28家企业入园万洋众创城,预计投产后年产值18亿元、税收约5000万元。据了解,万洋众创城项目计划总投资40亿元(含入园企业投资),开发建设科技型智慧产业园。目前,项目一期厂房招商已完成,共引进企业79家。
无独有偶,9月15日,在博罗县泰美镇,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首批满载新鲜果蔬的供港货车从基地驶出,标志着基地的供港生鲜集配区已初步具备了投入运营的条件。
4月23日,博罗县观音阁镇大健康产业项目一期投产暨二期项目动工活动举行,8宗项目投产、签约动工,总投资26.76亿元,涵盖优质健康食品、清洁能源、田园综合体以及户外文旅等方面,让观音阁的大健康产业园雏形显现。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首批工程投入试运营,万洋众创城、顺南食品等项目效益不断显现,预示着博东乡村振兴区加速崛起,成为县域经济版图不可忽视的板块。这是“两规划一意见”落地成势、“一带一区一圈”规划建设让县域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快重塑的一个缩影。
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项目陆续落户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博罗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要素保障越发充实,推动项目大建设、产业大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产业集聚效益加快形成。
除了博东乡村振兴区的加速崛起外,近两年来,沿东江经济带更是成为撬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战略支点,千亿级产业园磁吸力强劲凸显,正威、益利素勒、鑫瑞医疗、台铃、小刀、路商等合作伙伴纷至沓来,欣旺达、华通、德联铜箔、威博精密等项目焕发新活力,挺立起“产业强县、项目为王”的发展硬脊梁。今年以来,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的高端铜加工项目投产,二期项目动工;惠州益利素勒电磁线项目在福田镇动工;沿东江经济带园洲片区、罗阳片区、龙溪片区相继举行集中动工活动,让沿东江经济带建设动力十足。而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建设破题起步,罗浮山国药二期、景田百岁山增资扩产等生命健康项目建设全面提速,葛洪中医院预计明年6月竣工投用,区域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在项目引进方面,博罗不仅受到正威这些“巨无霸”青睐,其他符合博罗产业发展的10亿级、20亿级等质优项目也纷纷选择博罗。9月28日,博罗县举行第三季度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16宗“专精特新”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博罗,投资总额达120.5亿元,建成达产后年产值203亿元,涵盖了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此次签约的16宗项目都是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处于细分行业龙头的优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项目。
不难发现,博罗县坚持把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创新驱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积极开展精准招商,一批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陆续落户,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随着铜材料、电动车、生命健康三大产业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博罗正在逐渐改变过去电子信息一业独大的局面,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态势和“四轮驱动”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欣旺达惠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营商环境
以“店小二”精神服务企业和项目
项目建设不断提速、好项目纷至沓来,这与博罗良好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博罗县委副书记、县长邱志彪说,相关部门要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竭尽全力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保障,为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创造更优良的条件。
在万洋众创的入园仪式上,万洋集团董事长苏孝锋对博罗的营商环境赞赏有加。“我们有幸碰到了务实高效、重视产业也懂产业的政府团队。”苏孝锋表示,自落户博罗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持续落实政策、服务企业,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了项目的快速发展。一期项目所需的建设用地,2020年8月24日上午摘牌,下午便动工建设。从动工到首批企业入园在1年2个月内完成,又创造了一段佳话。
深圳市德兴机械有限公司是博罗万洋众创城首批入园的企业之一,是规上企业和高新企业。在落户万洋众创城前,该企业面临租金上涨等经营问题。该企业负责人曾万明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我亲眼见证由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建成如今一栋栋个性化的定制厂房,见证了博罗的速度、政府服务的用心,更坚定了当初的选择。”
从洽谈到动工不足7个月,从动工到投产用了5个月。回望正威惠州项目从洽谈到投产的全过程,速度与效率贯穿其中。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说:“这个项目创造了一个新的速度。”为切实提升服务效能,博罗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服务专班,实施挂图作战,实时跟进项目情况,每周更新项目工作进度,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影响项目推进的问题和困难。
由全球最大的超精细漆包线制造商——德国益利素勒集团投资的惠州益利素勒电磁线项目从签约到动工用了短短5个月。记者留意到,为加快项目的建设速度,在项目签约后的第二天,博罗县、福田镇就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强力推动项目的征地及综合协调工作,在该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后10天内即完成了用地红线内征地工作。
优质服务让企业二度“联姻”博罗
博罗的营商环境在“老朋友”心中也是有口皆碑。
8月20日,博罗县湖镇镇2021年重点产业项目动工活动举行,总投资约10亿元的丰采贵金属二期增资扩产项目奠基动工。该项目拟加建一栋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的12层高厂房,投产后预计需要新增员工约5000人,年产值可增至20亿元,创税增至2亿元。
惠州市丰采贵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汉明介绍,该公司于2010年落户湖镇,目前累计投资4.3亿港元,主要经营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产品等部件。企业落户以来,深深感受到各级部门对企业发展的关爱与支持,这更加坚定了公司继续投资这片热土的决心和信心。于是,公司拟再投资10亿元,进行增资扩产。
梦科园智谷新一代信息产业园项目由广东前海秋叶原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力争打造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国际工业4.0标准智能制造园区。建成达产后,年营收约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2000个。“这是我们在龙溪的第二个项目。”广东前海秋叶原集团董事长孙逸楷说,“扎根龙溪15年来,深切感受到博罗营商环境优质高效。此次项目推进过程中,对于遇到的困难,当地政府部门都积极帮助解决。”
有感于博罗的发展,华通、南亚、金龙羽、威博电子等企业纷纷增资扩产实现发展的提质,与博罗二度“联姻”。
干部担当作为,企业频频点赞
在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中,博罗县党员干部展现了担当与责任,以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的魄力抢速度,以“店小二”的精神做服务,真正在行动上以项目为王。
惠州金龙羽电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增资扩产中遇到土地的历史遗留问题和规划需要重新调整等问题,罗阳街道派出专人全程协助企业一起解决。该公司总经理冯波说:“事无巨细,处处为企业着想。”
柏塘镇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推动过程中,集中在2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项目预征地1000亩,镇村干部日夜兼程的干事创业激情,成为柏塘发展的最大优势。在博罗县福田镇,在环罗浮山福长和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项目发展需要清拆一些挡雨棚、用到村民的一些土地,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从自家开始带头拆,动员亲朋好友率先让地。
如何快速解决土地问题,是推动项目提速、让投资者尽快见效益的重点。对此,党员干部急项目建设之所急,不断革新思维,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帮助项目解决用地问题。如,为了让落户泰美的檀悦·象头山大朵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早日动工建设,泰美镇及相关部门的党员干部创新方法,采用点状供地的方式,让项目先动起来。近年来,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用活用好存量以及低效的城乡建设用地,博罗按“全县一盘棋”的工作思路,盘活存量城乡建设用地,并将其腾挪至重点区域和优质项目上来集中使用,真正把“好钢”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刀刃”上。
优化提升
年年都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可缺少。”谢远区说,未来5年,博罗县力争营商环境大优化,效能效率大跃升。“放管服”改革成果凸显,“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实现工业项目审批精简高效、市场准入便捷快速,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为了让行政审批增效提质,提升行政效能,博罗县政数局将坚持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和实体大厅建设“两手抓、两同步”,大力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当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对标对表,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提升商事登记、行政审批、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等重点领域数字化服务水平。以“粤省事”“粤商通”“粤省心”等“粤系列”平台为核心,促进线上、线下各类政府和社会服务渠道深度融合,构建“一网、一地、一窗、一次、一机、一码、一号”的便捷泛在普惠的政务服务体系,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同时,“数字”赋能,依托电子证照系统的推广,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等方式,逐步推进基层证明优化简化工作,持续推进亮码办、免证办,最大限度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以“惠帮办”专窗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实行重点项目专人服务制,为工程建设项目的落地建设按下“快进键”。
干部队伍的作风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和“风向标”。博罗县将建设一支更高效率、更有干劲的干部队伍,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让企业感受到这里的生机活力。同时,继续按照服务专班的方式,一个项目配套一名县领导、一支服务团队和一套服务方案,切实做到服务到位、出手迅速,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纳统。
“今后的每一年,年年都是博罗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博罗县十四次党代会掷地有声地提出,博罗将树立“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发展需求,针对企业反映的“高频事件”,砍掉一切不必要的环节和程序,把能办的全都提前办好,把“围墙外”的事全部包办到位,让“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好主业、做强实业。同时,探索建立营商环境“通报制”,每季度公开通报服务不到位、政策不落实、企业不满意的负面典型案例,倒逼政策落实、服务改进、效率提升。
智库观察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梁乃锋: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
区域经济发展是否有活力,营商环境是最重要的内生性指标,博罗坚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持续改进和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大项目竞相抢滩的投资热土。但是,也必须看到,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博罗进入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的目标定位相比,博罗的营商环境还可以有更大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
一方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多元的,营造好的投资环境,不能只“抓大放小”,在政府管理层面,还要推动建立更加公平的投资秩序和市场竞争环境,尤其是面向数量庞大、占市场主体数量90%以上的中小微企业,推动营商环境的持续改进与普惠性覆盖对博罗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更加重大,影响更加深远。
另一方面,在政府服务层面,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力争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主动、真诚、贴心为企业解决难题、提供服务;在服务方式层面,要广泛开展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疏通营商环境的主要“堵点”,在管理和服务流程上多做减法,审批环节“能减则减,应减尽减”,要加快数字化政府建设,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在服务职能优化上,要加强横向整合,设立集商事、金融、税务、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厅,努力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贺小山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朱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