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官方网站

“85后”李小艺10年志愿服务累计1600小时

  挥锹铲土、扶苗培土……今年春天,“美丽家园·文明生活”——惠州市红棉慈善会“红棉花开”项目在惠城区汝湖镇上围村启动,市红棉慈善会副会长李小艺忙得满头大汗,为启动这个项目,他捐了5000元购买树苗。

  出钱又出力,是“85后”李小艺10年来从事公益的常态。他的志愿服务累计时长1600小时,累计个人捐资10多万元,发起筹捐近30万元,去年4月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岗位学雷锋标兵不,是位名副其实的“公益达人”。

  

李小艺(右)和志愿者一起参加公益慰问活动。

  铭记大学受助之恩帮助他人

  李小艺是惠城区水口街道万卢村人,后来考上大学,肩负起一家人的希望。李小艺的象牙塔时光,却是家里经济状况低谷之际,幸运的是,有爱心人士资助了他。善意的种子萌发更多的善意。李小艺说,当时他就下决心,有能力了也要帮助其他人。

  大学毕业后,同村的李鸿国在惠州市区组织了一帮热心人士成立志愿队伍,李小艺便加入其中。这支志愿队伍便是发展至今的市红棉慈善会。

  李小艺从事传媒文化行业,工作很忙,但只要知道公益活动的排期,他便尽力参加。很多志愿者记住了这个不时露出阳光笑容的年轻人。李小艺还经常动员家人参加公益活动,带动身边的人当志愿者。

  2018年,大学生小林考上韩山师范学院,临近开学,学费还没有着落。通过好心人和市红棉慈善会牵线搭桥,李小艺知道了小林的情况。他和其他志愿者到小林家慰问,还当场答应资助小林上大学,解决了小林的燃眉之急。

  目前,李小艺资助着1名大学生和1名中学生每年的学费,同时资助3名贫困学生每月伙食费。

  驱车千里送单亲母亲回福建

  因为工作需要,李小艺有时会进行网络直播。前两年一次直播时,李小艺留意到一名年轻妈妈的信息。

  年轻妈妈小文是一位单亲妈妈,带着两个多月大的孩子感觉前途一片茫然。李小艺了解到小文的处境后,捐助了2000元现金。“后来,我一想,这点钱也没法解决小文长期的生活问题,自己还得做点事。”李小艺觉得,小文始终还是要回家,才能更好地带孩子生活。于是,他想办法帮小文和家人团聚。

  “她开始非常抗拒回家。”李小艺没有退缩,经过好几次心理疏导,小文终于答应和离别多年的父亲见面,回到老家和家人团聚。

  考虑到小文带着襁褓中的小孩行动不便,李小艺决定开车送小文回福建老家。正值寒冬,9小时车程后,小文回到了老家。李小艺又对小文的父亲疏导劝解,父女俩最后冰释前嫌、相拥而泣。

  期待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

  李小艺还发动亲人朋友、车友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奉献爱心。

  2019年2月,“陈吉因车祸重伤卧床两年、其父母守医院睡走廊”的新闻报道引发关注,李小艺前往医院探望,还在朋友圈、车友会群发起捐款。

  2019年,河源连平发生洪灾,李小艺组织30多名志愿者到灾区向河源市民传递惠州爱心。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防疫物资非常紧缺,李小艺自掏腰包购买1000个口罩赠送给一线媒体人。他还经常来回奔波为防疫一线送去防疫物资,累计派送医用口罩近10万个、酒精洗手液3万多支、防护服600套及蔬菜水果近8万斤。

  “在公益路上我不会停步。”李小艺表示,惠州的志愿服务事业这些年来有了长足发展,越多越多人从事公益或成为专职志愿者,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贡献着光和热。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人多力量大,可以为社会做更多好事。”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编辑:张海游
上一篇: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