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官方网站

龙门县5件民生实事将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大便利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龙门群众又迎来好消息:省道353线金山立交已于10月1日正式通车,麻榨县道261线大桥完成挂梁,青溪人行天桥完成钢箱梁吊装。

  近日,来往于金龙大道青溪片区的车主们不难发现,青溪人行天桥已完成一项重要的建设工序——钢箱梁吊装。青溪人行天桥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以大大缓解县城主干道交通压力,而且方便和保障了周边群众及“三院”(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就医群众的安全出行。这也是2021年龙门县“办实事开新局·十惠行动”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龙门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做好事、解难题、办实事。从今年5月底确定“办实事开新局·十惠行动”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以来,各项目负责单位紧锣密鼓,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龙门县十件民生实事中建设进度达到100%的4件、建设进度在90%以上的3件、进度在90%以下80%以上的2件、进度在80%以下70%以上的1件。

龙门县第二幼儿园于今年9月1日正式投用。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摄

  学前教育 大力发展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9月1日早上8时,龙门县第二幼儿园迎来了2021年秋季开学典礼。伴着国歌铿锵有力的旋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师生行注目礼。升旗仪式后,欢快的舞蹈节目将典礼活动推向高潮,现场掌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近年来,龙门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加上人口逐年增长,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增大,保障充足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位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十三五”期间,龙门县共投入36.41亿元,新增4所义务教育学校、12所幼儿园,完成17所中小学校的改扩建工程,共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5650个、学前教育学位3780个。

  进入“十四五”,实现教育质量持续提升被写入龙门新一轮发展规划纲要中。为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普惠且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新建龙门县第二幼儿园成为2021年龙门县“办实事开新局·十惠行动”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龙门县第二幼儿园建于县城塔新北路,是公办幼儿园,占地面积5520平方米,建筑面积3630平方米,投入资金1951万元。目前幼儿园已完成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待进一步完善后,将可容纳15个班,提供450个公办学前教育学位,为龙城街道的居民提供较为完善的学龄前教育配套,提高全县公办幼儿园的比例,保障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供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办幼儿园学位紧张的难题。

  据该幼儿园园长刘彩虹介绍,龙门县第二幼儿园今年秋季开学一共招收了280名幼儿,设有小班5个、中班4个、大班1个。为确保顺利开学,幼儿园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完善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储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并开展应急演练和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校园消杀,努力为孩子们创造安全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相继实施,大家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更高了,如今县里陆续建成和规划新的公办幼儿园,作为家长我们也感觉比较安心。”家住龙城街道的刘女士说道。

  根据龙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龙门接下来还将坚持公益性、普惠性的原则,大力发展公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全面提高办园水平,稳定幼儿园教师队伍,推动幼儿园教师素质整体提升。同时,加快推进龙门县第四、第五幼儿园建设。

  基础设施

  5件民生实事将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大便利

  纵横交错的道路和街巷是城市最基本的框架,而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完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既是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有力举措,也是改变城市面貌、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纵观2021年龙门县“办实事开新局·十惠行动”民生实事清单可见,与道路交通相关的项目就占了半数。

  目前,备受市民关注的青溪大道升级改造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据了解,龙门县城青溪大道升级改造工程项目,设计起点位于龙门县消防大队,终点至龙门县新汽运总站的站前路,路线全长约2.3公里,路面拓宽2至3米,最宽的地方达26米,设计速度为40公里/小时,总投资3868万元。此次升级改造主要为对现状混凝土路面进行沥青罩面、现状人行道板更新、新建污水管及周边村庄污水收集等。

  “青溪大道升级改造后给群众的出行带来便利,尤其是住在附近的住户。”龙门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溪大道周边有学校、住宅小区和村庄,人流量和车流量都相对较大。青溪大道升级改造之后不仅可以提高道路通行的安全性,还能有效缓解周边的交通压力,为周边市民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更为关键的是,青溪大道是县城连接至青溪、戴屋片区及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交通主干道,确保其畅通安全,也将对县城东部新区的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另一条完工的道路是省道353线戴屋至水贝段建设工程项目。10月1日,省道353线金山立交工程部分(跨国道355线互通)正式通车,标志着省道353线戴屋至水贝段建设项目正式告一段落。

  记者了解到,省道353线戴屋至水贝段建设工程项目起于龙城街道戴屋村,终于龙城街道水贝村,全长4.881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29.5米,总投资预算35990万元,主线工程已于去年12月28日全线贯通。据介绍,省道353线金山立交工程部分(跨国道355线互通)建成后可全方位连接国道355线和省道353线,减少或消除原平面上不同方向或类型的车辆冲突,缓解拥堵、节约行车时间、提高行车安全性,也进一步塑造了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除了上述两条道路,目前龙门在持续推进的道路交通类民生实事还有省道244线(国道220线)龙门县城至平陵段改建工程、龙城街道青溪人行天桥工程和龙门县樟潭大桥新建工程,其中,龙城街道青溪人行天桥工程、龙门县樟潭大桥新建工程项目完成进度已在90%以上,计划近期完成建设。

  整个“十四五”期间,龙门交通规划项目估算总投资约132亿元,力争建成布局科学、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实现“对外连通顺畅、内部高效便捷、生态环境更加和谐”的交通发展目标。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门宣

编辑:郑惠纯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