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的水稻长势良好。惠州日报记者许文昌 摄
大棚种植蔬菜不少见,大棚种植水稻却不多见。在永湖镇的一片大棚里,黄灿灿的水稻即将迎来收割。近年来,惠阳区积极推广“蔬菜—水稻—蔬菜”水旱轮作种植模式,用补贴鼓励有大棚等农业设施条件的地方多种一茬水稻以增加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进一步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水旱轮作提升耕地地力
日前,记者来到永湖镇亚维浓生态园,只见连片大棚里满目金黄,饱满的稻穗坠得稻秆儿弯了腰。工人们介绍,这些大棚原来用来种蔬菜、水果,但考虑到夏季气温太高,病虫害也多,有的蔬果不好管理,于是在大棚里轮作水稻。
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古幸福介绍,在惠阳推广大棚种植水稻的几年里,这种轮作方式给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大棚往常是用来水稻育苗及冬季种菜的,但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设施和条件,鼓励大家多种一茬水稻。”目前,平潭、良井、永湖、镇隆都有这样的大棚水稻,共300多亩。
古幸福介绍,广东高温高湿,土壤偏酸,大棚里没有雨水冲刷,酸性物质停留在里面。同时,大棚大多采用无机肥料,累计也会加重酸化,土壤容易板结,某些物质容易富营养化。“通过种植水稻可实现水旱轮作,以春种菜、夏种稻、秋冬种菜的方式改善土壤微粒结构,提升耕地地力,高效利用土地。”
补贴奖励、农技服务激励农民种粮
大棚种水稻,生长期缩短,防风防雨,不容易倒伏,保障了产量。大棚内光照不够,虽虫害相对少了,但黑条矮缩病、纹枯病等水稻病害增加了,且棚里地块较小,无法运用大型机械操作,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工,成本相对增加。
2021年,惠阳率先在全市出台种粮补贴奖励政策,对在辖区内种植水稻30亩以下的种植户,补贴200元/亩/造;种植水稻面积30亩以上(含30亩)的,补贴400元/亩/造。
政策鼓励只是一方面。近年来,微耕机(小型耕地机械)的广泛使用,带给了农户大棚种植水稻的信心。与此同时,辖区内烘干机械化水平提高,相关企业多起来了,解决了水稻收割后的后续问题,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此外,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对大棚种植水稻的农户,通过品种支持、筛选水稻种类、增加科技服务、对农户现场指导等,提高农户对大棚再利用、轮作水稻的积极性。
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