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官方网站

惠城汝湖大良村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经验助力乡村振兴

  大良村是惠城区汝湖镇面积最大的行政村,该村充分发挥党员、村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建立“一事一议”机制调解矛盾纠纷、优化产业结构等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村庄农旅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生动景象处处可见。日前,惠州日报社采访组走进大良村,探寻该村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经验。

  游客在大良村农庄农场里采摘蔬菜。

  党建结对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强心剂”

  大良村位于汝湖镇东北部,林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本该乘着乡村振兴的快车迈开步子,但却因土地纠纷绊住了脚。“由于各种原因,部分闲置的集体土地被占用,已发包的山林地价格过低,导致土地流转困难,集体经济蒙受损失,阻碍了大良村产业转型发展。”大良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雪欢说,土地纠纷问题成因复杂多样,单凭村委、村干部去调解“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市今年4月份启动“党建引领百村共建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工作以来,市委政法委第一党支部和大良村党总指挥部结对党建,给大良村乡村治理和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

  通过结对党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更好地解决基层的问题,化解基层矛盾,推动了乡村治理,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

  利用“一事一议”机制解决土地纠纷

  大良村现存的各种土地纠纷,其中以村民与集体的土地纠纷较为突出。主要原因是早前村民响应政策,在集体土地上种植了荔枝、龙眼等果树,多年来果园效益低下,处于撂荒状态,村集体欲回收,却无力赔偿地上附着物等相关费用,从而导致村民与村集体之间产生纠纷。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市委政法委第一党支部兼副书记、大良村驻村第一书记吴江涛与大良村委班子成员商议,决定以“一事一议”机制逐渐解决村民与村集体之间的土地纠纷问题。

  今年5月,汝湖镇大良村组建了联合调处小组,经实地考察村民占用村集体土地情况后,以争议最大的“木甲桥”15亩集体土地被占用问题为典型进行突破。联合调处小组深入村中,一边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一边向群众普法。经过多次协商,今年6月“木甲桥”土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挽回了集体经济损失,也为之后处理集体土地被占问题积攒了经验。

  无独有偶。2003年大良村大坑小组引进惠州隆瀚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将3200多亩山地发包给该公司(租期30年)种植沉香,这是能为村民、村集体和承包山地企业带来利益的“三赢”事情,但随着经济发展,发包的租金过低引起村民不满。“之前承包山林地每年每亩收5元钱,已经不符合当前情况,要根据现行法律来调整,最终把这个问题理清楚,让人民群众满意。”吴江涛说,利用“一事一议”机制,经过多次协商,今年9月份承包商同意每年每亩多加20元赞助大良乡村振兴项目。

  联防联治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一座城市的平安离不开每一个村庄平安,大良村作为平安惠州的一个细胞,已经启动乡村安防工程,新增乡村监控摄像头10个,乡村大喇叭24个,基本实现村庄内全覆盖,为建设平安村庄奠定坚定的基础。

  “今年年底,村委会旁将建成一座体系完整的‘乡村综治中心’,让村民诉求化解在本村,大事小事不出村,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服务于民。”吴江涛说,“乡村综治中心”依托综治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服务管理平台,对辖区内群众有关社会治安、生活求助、民生投诉等矛盾纠纷进行联动处理,发挥联防联治作用。同时通过远程的会议调解系统,接入专业律师或相关部门进行远程司法协助,让群众诉求落地有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AI视频探头不同于传统的监控需要事后回看,它能够实时传送到综治中心,遇到警情可以直接对话,实现警力联动,这对违法分子具有很大的威慑力。”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计划将大良村作为一个村(居)、镇(街)、县(区)、市四级综治中心实现四级联动的试点,将AI视频探头全覆盖八个村小组重点场所和主要村道,助推更高水平平安村庄建设。

  推动乡村农旅产业做大做强

  随着大良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实践探索,该村农旅产业发展十分活跃,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日新月异。近年来大良村扩修村道、新建文化广场,村容村貌不断提升,来游玩的旅客逐渐增多,“飘香十里,食味大良”的美名渐渐远扬。

  据介绍,大良村结合当地的生态资源,围绕现有的150亩特色农业蓝莓科普园,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蓝莓采摘体验、田园观光、户外拓展、研学夏令营为一体的田园综合、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

  特色农业蓝莓科普园一经建成便吸引了不少来自惠州市区、深圳和东莞等地游客,客流量最多的时候,每天进村采摘蓝莓的游客人数超过1000人,也带动了当地农家乐餐饮和民宿的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继续做大做强。

  大良村探索“党建结对子”,为乡村治理注入新的“强心剂”,“一事一议”机制化解“老大难”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百姓的“新桥梁”。李雪欢说,基层综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需要不断提升村基层治理成效,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王开尧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黄伊滢 郑海媚 特约通讯员赵新平

编辑:李晓华
上一篇:

相关新闻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