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讯 (记者曾静妍 通讯员关维惠)与共建部门制定社区服务清单、通过空间改造用于党群活动、利用“小圆桌”议事协商机制解决社区争议……近年来,大亚湾澳头街道兴港社区党支部创新“四微”融合治理模式,通过“微联动、微阵地、微平台、微服务”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和美社区。
3月12日下午,兴港社区党支部与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们在社区开展“党员回家添新绿 共建共享美家园”植树活动,共同植下50棵桂花树苗。近年来,兴港社区结合“党员回家 服务万家”和“部门下沉 共建一流”等工作机制,与共建单位和报到党员共同制定服务项目清单,推动部门和社区之间的共联共建,通过“微联动” 激活基层党建活力。
居民对社区文体生活的需求需要硬件配套支撑。为解决社区场地不足的难题,兴港社区积极与企业开展联合共建,充分利用企业的运动场、中心花园等场所,举办中秋文艺汇演、竞技运动会、端午游园等大型活动。通过共享场地和服务,党群服务的触角进一步延伸,一个个“微阵地”成为居民享受文体生活和便捷服务的好去处。
停车收费有疑问、小区道路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问题该如何反映解决?兴港社区充分利用“小圆桌”议事协商机制,召开8次议事会议,遵循“社区党组织牵头—居民商议—物业公司和相关部门解决”的处理模式,解决居民关切问题28项,有效改善居民与物业之间的关系,促进各方共同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
另外,兴港社区通过创新“支持类”“保障类”“微服务”方式,开设糕点烘焙、收纳整理、陶艺制作等在内的多种就业技能培训课程,满足群众增长技能、健康养老等需求,惠及培训人数达100人次。依托特色项目“暖冬送家政”,为50户孤寡、高龄老人提供家电清洗、卫生保洁等贴心服务,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