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社官方网站

刘本镐先生篆刻艺术探微

  刘本镐简介

  刘本镐 男,1962年3月出生,籍贯湖北仙桃,现居惠州。先后毕业于广州铁路技术学校、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长沙铁道学院。现为中国铁道书法家协会会员、广铁集团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惠州画院书法篆刻家、汕头市直机关画院特聘书法篆刻家。2018年10月在汕头市直机关画院举办个人书法篆刻邀请展。个人部分作品结集为《弟子规·刘本镐篆刻》《本镐敬刻·心经》等。

  本镐先生,荆楚人氏。少嗜诗书,及长,潜心书印之艺,尔来四十载。

刘本镐近照。

《东川红土地》(篆刻)

《守正创新》(篆刻)

《飞来家禽自语》(篆刻)

《乞得名花盛开》(篆刻)

《雨后登楼看山》(篆刻)

《清溪浅水行舟》(篆刻)

《微雨竹窗夜话》(篆刻)

《宁静致远》(篆刻)

《清风徐来》(篆刻)

《抚琴听者知音》(篆刻)

《无上妙觉》(篆刻)

《处暑》(篆刻)

《绘缘》(篆刻)

《一心》(篆刻)

《似曾相识》(篆刻)

《荷一》(中国画)

《荷二》(中国画)

  本镐籍贯仙桃,旧称沔阳者也。其地属荆楚文化发祥地,为江汉平原腹地,沃野千里,良田万顷。世居农人,勤勉有加。本镐自称“沔阳农夫”,取斋号“苦石斋”,意谓铭记稼穑之苦、誓耕方寸之地。秉承父辈志,不辞辛与劳;每日如劲牛,双腿水和泥;不贪栏边草,翻遍先辈田。作品屡入国家级、省级展。每有友人言及,本镐谦而答曰:“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已成过往,但作老牛,不待扬鞭,须知奋蹄。”

  自弱冠始,本镐先后负笈于广州、长沙,研习铁路知识。后倾慕书艺,报读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始乃登堂入室,凡四载,入湖北书协。继而师从金云鹤、陈义经、周永基等汉上名家,治印习书,未曾懈怠。庚寅年始,每求教于八闽印钮大师施宝霖先生。先生耳提面命,本镐全神贯注。于汉印用功甚勤,临习几成日课。戊戌年始,变公休假为“私修课”,屡赴京城,自我充电,少则数日,长则半月。自此至今,因荣宝斋画院高文峰先生引荐,加之本镐诚恳,得以求教、交游于同俦,虚心听意见,温故而知新。

  艺路四十载,唯贞恒者胜。本镐先习汉印,再习玺印、明清印,后习秦印、将军印;亦谨记“印从书出”“书从印出”,常年临习爨宝子碑、张迁碑、好大王碑、秦诏版,从中感悟刀法、笔法互通,道法、心法化融,终有所悟所得,乃成自家面貌。其印作,以汉印为基,兼融诸印;白文朱文,各得其所。整体风貌,用刀拙,用锋锐,或古朴雄茂,或端庄清丽,或天姿烂漫,藏金石气,具真性情。举凡布局之增减、伸屈、穿插、挪让、呼应,亦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

  本镐喜刻组印,少则数方,多则数十,甚而过百,蔚为大观,以探求于方寸之地拓无涯之境。如诸葛亮《诫子书》、唐太宗《百字箴言》、刘禹锡《陋室铭》,及《观音经》《十二生肖吉语》《弟子规》《心经》《苏东坡十六赏心乐事》《道德经选句》《君子九雅》等。汉上名家金云鹤先生尝为组印《弟子规》作序曰:“余观其印,通篇一以贯之,将汉印精髓尽显于斯,穷其变化,既无呆滞,亦不浮华,且风格已自成一体。”切中肯綮,诚哉斯言!

  线条乃篆刻之血脉,脉动而心动,心动而印动。观夫本镐印作,线条除却长短、粗细、直曲、方圆、刚柔、劲秀之外,若展开想象之翼,亦别有天地,衍生多重境象。线条粗者,如逸牛耕作,徐徐前行;细者,如鹤舞长空,翩翩有态;清丽者,如春和景明、水清岸绿;萧散者,如鱼翔浅底、万类霜天。至若将军印,意境尤深。丝丝线条,千姿百态,神情万种,仿若“沙场秋点兵”:主将执剑凛凛扎于地,众将磨刀霍霍疾向前,颇具“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之势。

  言及将军印,本镐感悟良多。将者,领武也;武者,止戈也。执掌将军印,须知责任重大、军令如山,亦知生命珍贵、不可好战。“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通晓兵道之将军,深谙先伐谋、次伐交、次伐兵,其下方攻城之道。将军印刻凿猛利、刀力千钧,初学者难探其门,易陷歧途,或细绵无力,或着力过猛。宜先筑基,喻其印、知其史、识其文,方得以入。此外,唯技不能悟之,须由技进道。本镐临习将军印千余方,始窥其天地之大、意境之深,体察将军印、中国印之精髓,益悟大道行思、取则行远。

  壬寅春月,本镐致仕。孔子云“六十而耳顺”,祝愿本镐先生来日不惟“耳顺”,且笔益顺、刀益顺,佳作迭出。

  东江时报记者祁大忠

编辑:黄凌巧

相关新闻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