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惠州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2012年1月7日下午,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委员专题座谈会。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刘耀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雁行,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许玩宏、邓穗玲、邓炳球与委员们一道,就“惠州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主题进行专题座谈。许玩宏主持座谈会。

  听取委员们的对策和建议后,刘耀辉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综合软实力,是一个社会进步的科学发展力,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挖掘和开发利用惠州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惠州的重要内涵。市政协召开 “惠州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专题座谈会,就是要为市委、市政府实施“文化繁荣工程”建言谋策。刘耀辉说,这次专题座谈会具有5个方面的意义:是市政协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一个具体举措;是市政协有效发挥“智库”优势,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助力文化惠州建设的具体行动;是市政协自觉服务发展大局、为实施“文化繁荣工程”建言谋策的一个有效平台;是市政协挖掘和合理开发利用我市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壮大我市文化产业的重要切入点;是市政协着眼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明品位的重要举措。

  刘耀辉说,以科学的眼光审视和把握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6句话: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素材和重要源泉;历史文化资源左右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和前景;历史文化资源是凸显文化产业特色和风格的基础条件;历史文化资源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内容吸引力和产业辐射力;产业化开发利用是激发历史文化资源生机和活力的有效手段;发展文化产业是实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刘耀辉强调,要以“6个着力”,进一步加快整合,并产业化开发我市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即要着力强化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开发意识;着力强化党委、政府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中的主导和引导作用;着力制定发挥我市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探索和把握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开发规律;着力打造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意为灵魂的文化精品、文化品牌;着力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营商环境条件。

  黄雁行说,感谢市政协对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重视,委员们准备充分,建言谋策热情高,许多建议可操作性强,将有力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市第十次党代会将文化建设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惠州文化建设有着很好的基础,文化产业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惠州必将迎来文化建设日益繁荣的春天。

  黄雁行指出,要进一步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努力实现城乡文化建设均衡发展;要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要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要进一步加大文化惠民力度;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座谈会上,廖少炫、罗凯戈等8位委员分别就 “我市发展文化产业观念突破和思维创新”、“着力打造3个高水平现代文化产业园区和3个行业性文化产业园区,提升我市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水平”等作了发言,提出了意见建议。(惠州日报记者杨剑辉 通讯员张 琪)

来源:2012-01-08惠州市人民政府网

编辑:黄秀霞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